離開五獸國的靈蛇一行人,浩浩蕩蕩的準備前往過去從未涉足過的七色國。因為洛小園曾經假冒白羽王子的關係,靈蛇與洛小園都覺得七色國與洛小園有著千絲萬縷的糾葛,所以他們選擇了七色國作為此行的第二站。
雖然五獸國與七色國一北一東,路途千山萬水,所幸狗鼻子過去豐富的江湖歷練,馬上想出最佳的交通方案,就是先搭船到鳳與國,從鳳與國翻過一座不大不小的鳳凰山,再從山的另一頭順江而下,不日便可直達七色國。
狗鼻子選擇取道鳳凰山也不僅僅是為了交通因素,更重要的是鳳凰山是拾飢老人的故鄉,是拾飢老人出生與成長的地方,狗鼻子認為身為拾飢老人的唯一弟子,洛小園應該親身去認識那個地方。
這一日,他們很早便抵達鳳凰山腳下,鳳凰山雖稱不上高聳挺拔,但山勢延綿寬闊,拾飢老人的老家更在山的深處,靈蛇一行人早早便在山下覓得一處客店歇腳,準備明日天未亮便啟程進山。
用過晚膳,今天輪到龍伯陪洛小園下棋,雖然百般無奈,這似乎也成了例行公事,否則整晚都得看著洛小園悶悶不樂的臉色,大家寧願犧牲一點時間換得他一整晚的笑容。
龍伯一邊盯著棋盤,一邊說著“這是第三盤了,下完,就去睡覺吧。”
洛小園滿意的回應道“沒問題。但是龍伯你也得認真點,不能老是投降了事。”
龍伯說道“我已經盡力了好幾年,你又一天一天的進步,誰能經得起這樣的折騰。”
狗鼻子不懂下棋,但是他喜歡靜靜的看著洛小園與靈蛇、龍伯下棋,他尤其喜歡看著洛小園勝券在握時發出的那種特殊笑容,散佈著勝利的喜悅卻不至招人厭煩。
今天狗鼻子一反常態的開了口,說道“不如,我說個拾飢老人的故事給大家聽,說不定能讓明天的行程更有滋味。”
洛小園聽狗鼻子要講拾飢老人的故事,立刻興奮地舉雙手贊成,這是少數可以讓洛小園將五獸棋拋諸腦後的事,畢竟他對拾飢老人認識的太少,總覺得這不是一個弟子該有的狀態。
狗鼻子也不管大家是否已經準備就緒,自顧自的便開始講起“拾飢老人不是挺喜歡回鳳凰山老家,因為他的童年沒那麼愉快,所以多年來他只帶我來過一次。
很小的時候,拾飢老人的母親便已去世,是在山上撿拾柴火的時候,讓惡狼給咬死,所以他從小是讓父親給帶大的。
他的父親是個酒鬼,整天都在酗酒或是醉倒在路上。拾飢老人經常得在山上四處尋找醉倒路邊的父親,這讓他感到非常無奈,但拾飢老人是個非常孝順的孩子,不管再怎麼不願意,他還是必須三天兩頭滿山遍野去尋找喝醉的父親。
直到有一回,他父親已經七、八天沒回家了,他尋遍半個鳳凰山也沒能找到他的父親,於是他跑到山下的村子去詢問平日常與父親喝酒的酒友,這才知道父親因為喝酒鬧事,被人一把推到河裡給衝得無影無蹤,大夥又沒人知道他家裡住哪,所以也沒人前去報信。
那年,拾飢老人比小園現在還小,不過九歲。從那個時候起,拾飢老人便一個人離開故鄉,形單影隻的去闖蕩江湖了。”
“師父沒有其他兄弟姐妹嗎?”洛小園問著。
“說是有四個,至於是兄弟還是姐妹,拾飢老人沒多做說明,反正都讓他父親給賣了換酒,最後就剩拾飢老人一個孩子。”
洛小園心中湧起一股悲涼的感覺,儘管自己同樣沒有兄弟姐妹,也沒見過自己的母親,但洛百味從小對他的種種溺愛,讓他很難想象拾飢老人那樣的悲慘童年。
靈蛇頗有感觸的接著說道“當年拾飢老人曾告訴過我,他是直到十一歲才知道什麼叫讀書,他在街頭乞討時總是讓人趕來趕去,他喜歡躲在一處園子外頭,那裡沒人會趕他,因為那個地方沒什麼路過的人,自然也不會是乞討的好地方。
他就是在那兒第一次聽到讀書的聲音。園子裡頭剛好是個大戶人家的私塾,有十幾個孩子在哪兒讀書,他特別喜歡聽一群孩子一起朗誦的聲音。”
狗鼻子點了點頭說道“沒錯。當年我隨著拾飢老人四處去講學時,見他總是要求孩子們先朗誦個幾篇文章,然後才心滿意足的開講。
有一回來聽講的學子都是成人,他甚至讓學子們先回去把家裡的孩子喊過來朗誦幾篇文章,這才願意開始講學,這也是拾飢老人與眾不同的地方。
也因為當時他就喜歡在牆外聽著牆內的孩子讀書,沒過多久,他便熟記了那些孩子們朗誦過的文章詩詞,儘管他根本不懂是什麼意思,就是單純把那些文章詩詞當歌謠來唱誦。
直到有一天,他在河裡一邊洗澡,一邊哼著那些文章詩詞,引起了岸邊兩個世外高人的注意。
這兩個世外高人,一個叫拾缺,一個叫長飢,他們就是後來拾飢老人的師父。”
“原來師父的名字是這麼來的。”洛小園說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拾缺與長飢兩位世外高人,一位允文,一位允武,他們不問世事,兩人結伴在山裡隱居,因此江湖上從來沒有他們的傳說。
其實這兩位過去都是一等一的武林高手與儒林大佬,因為厭倦世事,所以化名拾缺與長飢,從此過著與世不爭的生活。”狗鼻子繼續說著。
“既然如此,為什麼師父反而云遊四海,四處去講學傳道呢?”洛小園好奇地問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