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京城,長安。
一日,清晨。晨曦還在皇城上映襯著,初升紅日的金光閃爍在皇城之上,倒顯得處處寧靜,四下肅穆。
不久,一聲小女孩子的喝斥聲,打破了皇城內的寂然。
“都給我走開,我要去找娘……”
緊接著,便又聽見不少人急切的說話聲。
“公主,娘娘不在皇宮之中……”
“公主,當心些跑……皇上不讓你出宮去……”
接著,又聽見那小女孩的聲音,大聲喝罵道:“哼,我便要出宮去……你們誰敢攔我,看我不讓父皇治你們罪……”
這小女孩自然便是萍蘭公主,原來在她年幼時母親碧妃娘娘便因身體不適,後又因採納前任國師景源禪師之言,不僅要忌酒戒氣、長年進食清淨素淡之物,還需尋覓安靜之所,以養身心方可終老延壽。
殊不知,在唐朝末年之時,宮庭內外、廟堂上下、民野之中,信仰佛學道法者,極為普遍。上室皇帝王爺,下至普通百姓,皆尊信佛教禮數,期盼在佛法中普渡厄難。
後來,這碧妃娘娘倒也是信奉佛法到了極致,她竟然離開女兒,捨棄榮華富貴,獨自一人去了長安城郊數十里外的靜逸庵修行。
這一日,萍蘭公主在宮中大哭大鬧,正好碰上了懿宗皇帝早朝歸來。
懿宗皇帝早朝時因朝事困擾,本便心情煩躁,見萍蘭公主又這般吵鬧,便沒什麼好氣,對著萍蘭公主說道:“蘭兒,你再這樣吵鬧下去!父皇可要生氣了……”
“父皇,我要娘……我要去找娘……”萍蘭公主哭訴著道。
懿宗見公主始終不聽話,心頭一氣,對左右道:“去,去,去……送公主找她娘去……哼,兩母女都這般倔脾氣,你也跟你娘一樣,去了都別回來了,省得在朕面前吵吵鬧鬧的……”
眾宮人見懿宗皇帝發怒,均不敢作聲。果有大太監許影識務,忙差遣萍蘭公主的侍女宮人、以及眾侍衛將她送出宮去……
於是,萍蘭公主便隨眾前往靜逸庵。
靜逸庵,在長安城南郊三十里甸外。此處離長安城較遠,倚落終南山下,屬山脈叢林地帶,常年青山綠水,空氣清新怡人,正是平常人修身禮佛的絕好去處。
這日,午時方過。護送萍蘭公主的隊伍剛行至前往靜逸庵的途中,途經一個名為‘雙虎嶺’的地方。此處山高路險,林嶽叢雜,崎嶇的山道綿延而過,隊伍在山林旁側行進著。叢林中的山猛野獸,時不時發出陣陣嚎叫,惹得護衛的軍士們隨時警惕著。
倏地,一聲虎嘯聲破空傳來,駭得隨行的馬匹嘶叫不已,隊伍裡也起了一陣不小的『騷』動,幸得護衛隊的衛隊長大喝一聲,“鎮定,鎮定……軍士們加緊戒備,保護隊伍快速透過。”
突然,又接連傳來數聲“嗷、嗷、嗷”的虎嘯聲,山風陣陣呼來。不久,山野間、叢林中衝出來不少光著臂膊、『裸』『露』胸膛的精壯漢子來。這些人中有些身披虎皮,手拿鋼叉鐵刀,在山叢裡縱橫馳騁,於四野下飛奔疾走。
看得出來,這裡正是他們經常出沒之地……
而這群人的前方,竟然還有四頭白額老虎開路;此時,那四頭老虎正虎視眈眈地盯著護衛公主的衛隊們。
在這個年代,強人橫行,暴者猖狂,本是尋常之事。
只不過,連野獸也成了強暴者的幫兇,這是意想不到的!
這時,從那群人中大咧咧地走出兩個壯實的大漢來。這二人,虎背熊腰、臂粗腿長,身高八尺,在眾人中走著如鶴立雞群一般;讓人有一種懷疑的眼光以為他們不是吃人『奶』長大的,至少也是在虎豹『奶』水中浸泡大的。否則,常人怎麼會長得這麼高大!
“此路是我開……”
“此樹是我栽……”
開始他們是一人說了一句,後來竟然又合在一起,大吼道:“要從此地過,留下買路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