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便又聽得鄭忠勇緩緩說道:“王上意欲趁大唐朝內『亂』之機進兵西川,本無不可……無奈近世我國多與唐庭摩擦交鋒,雙方均互有折損。一旦戰事大開,兩國百姓自然受苦。雖然唐庭中暫有內『亂』,全因國內君臣不一、上下不合。然而大唐朝庭地廣人稠、才俊濟濟……倘若我國此刻出兵,難免落人口實;更憂其國內軍民上下一心、同仇敵愾。還有更重要的一點,那西川節度使高駢本生便是大唐朝庭的一元虎將,其人忠勇雙全、智計過人,只怕不易對付……”
“哼哼……副相大人,你似乎有點長別人志氣滅自己威風了?還是你本身便不願看到我南詔國萬千鐵騎踏平你祖輩家鄉?”烏蘇臺聽完鄭忠勇之言,竟忍不住哼道。
鄭忠勇聞言依然面不改『色』,混作未聞一般。只向南詔國王世隆一禮,說道:“王上,卑職所言句句屬實,還望三思!”
世隆聽完鄭忠勇所言,顏面之上明顯掠過了一絲不悅。
這一點,鄭忠勇也看在了眼底。
“副相所言也不無道理,但我南詔國這些來養精蓄銳、兵強馬壯,實也不比唐庭遜『色』……”世隆話至這時,雙眼中又閃過了一道亮光,他彷彿突然想到了什麼似的,繼續說道:“對了,前幾日那個微訪我國的唐庭公主……如今有訊息了嗎?”
大殿上,一時陷入了沉默……
最後還是烏蘇臺乾咳了一聲,站出來回道:“王上,那公主至今毫無音訊,可能是事先有人通風報信,走漏了風聲……不過,我們已經加強了兵力在國內每一個關隘、要道上添設了探子、阻礙。只要她們敢『露』面,一定可以將其擒拿下的!”
世隆聞言,怒道:“哼,派出去這麼多人,又經過這麼多時日了,竟然連她們的影子也找不到!真是一群混帳……不過這位公主嘛,可是一個談價的好籌碼,不要傷害她,生擒即可……”
王顏大怒,群臣默然。
世隆又看了看群臣,他不覺間眉頭一皺,彷彿是下了極大的決心。
接著,他威儀十足地說道:“今日之事不再作任何爭議,幕爽大人你速回幕府擬發文告,再招幕三萬名十八歲以上的男丁入伍;並速傳三軍,整裝待發。五日後,待一切準備妥當,齊向西川進發……這一回,定要拿下西川之地、攻佔天府富饒之所。凡我國民須得上下一心,不可再有異議,違命者斬不赦!”
烏蘇臺頓聞王命,果然興奮異常。走上前來,朝世隆躬身應諾了一聲;又轉頭望著鄭忠勇冷笑不語。
那冷笑中,有深意。
夾雜著淡淡無息的刀光劍影,暗含著挑釁的滾滾硝煙。
鄭忠勇卻搖了搖頭,他的表情依然淡漠。旁人從他的臉上根本看不出什麼異常來。
他也沒有再說話,只是靜靜地站立殿中。直到南詔王下朝,眾臣離殿。
鄭氏一門在南詔國曆經六代,從權勢、地位、名聲來看,堪稱名門望族。他們幾乎代代為官、世世當朝,家族處事卻向來低調。不結仇怨、不惹是非,為歷代南詔王盡忠。
也許,他們是真心報答歷代南詔王的知遇之恩!
也許,他們是在等一個時機……
但是,這些又有誰能知道呢?
也許,有人想到過這些。
然而,最後沒有真憑實據;只能作罷。
退朝後,鄭忠勇回到家中。正坐在家中廳堂,獨自沉悶著。不久,遠處廳外的花園中傳來了一陣吆喝之聲,隨後刀槍交聞的金鐵聲也頓時如暴風急雨般,密佈起來。
他的眉頭又是一皺,徑直起身,向廳外花園漫步而去。
在花園中,他看到了一幕:十來個手持彎刀的大漢正全力圍攻一名年約十五、六歲的少年。這少年雖被十來人圍攻卻絲毫不顯敗象,手中一柄烏黑鑌鐵大槍宛若毒蛇般輕巧、狠毒。每一槍使出都有強橫生威之勢,將圍攻的十數人『逼』得後退不已。少年的嘴邊始終掛著淡淡的輕笑,面容之上卻看不出半點興奮與焦躁。
似乎,他已經養成了沉著、冷靜面對一切的習慣。
看到這一點,鄭忠勇皺褶的眉頭也舒展了一些。他的面容上也有了一絲喜意……
這時,少年也發覺了鄭忠勇的到來。只是這少年並無太多的驚異,始終將注意力傾注於他那柄鑌鐵大槍之中。
猛然間,一聲嘯音卻從那少年口中傳出。又見其將鑌鐵大槍迎天一擊,身影隨槍順勢而上,只在半空中一個折回,倒轉大槍幻作一式‘破天裂地’的高深槍法。
頓時,一片黑雲如從天際壓頂而來,黑雲中精光閃爍、『迷』漓不定。
那奔騰的氣勢,詭異、難測……
那咆哮的聲威,肆意、無情……
黑雲蓋頂,精光陡現。
一切都歸於平靜時,圍攻的十數人都受創倒下了,他們手中的彎刀七零八落地散『亂』在地。
可是,在這十數人的眼中,看不到驚奇,也沒有失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好像,這本來便是很正常的事!
少年緩緩收槍,他隨手將那柄鑌鐵大槍朝花園土石地上一頓,大槍便立挺挺地倒『插』在了地上。
此刻,時近午時。陽光透過雲端,照『射』到了花園中的每一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