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燧神取火’的故事是否真實,但有一點卻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聖火降於世間,驅散了迷霧,形成了庇護所。
庇護所才是人類提繁衍生息的基礎,也是現如今城市的雛形。
當然,聖火驅散迷霧的能力是有限的,庇護所隱藏在彌天大霧中,需要人類中的強者自己去發現,移民,並建設,而這就催生了帝國開荒令。
時間追溯到諸侯王統治時代,因為交通的阻塞,一個城市能夠容納的人口數量,不是取決於生育數量和嬰兒存活機率,而是庇護所能夠產出的糧食。
諸侯王們想要保持城市的強盛,就必須有足夠多的人口和戰士,而超出庇護所能夠供養的人口,又會導致糧食消耗過快,無法支援到第二年豐收,也就沒辦法形成良性迴圈。
所以,在那個時代,諸侯王必須時刻關注蓄養奴隸數量,嬰兒出生和存活機率,以及死亡人數。
有些時候,若是人口過剩,他們還必須屠殺一定年紀以上的奴隸,充作糧食,又或者直接將他們驅趕入彌天大霧之中,任其自生自滅。
當然,哪怕諸侯王並不心疼奴隸和凡人的死亡,但他們心痛自己的損失,而想挽救這種的損失,最簡單直接的辦法——尋找、開闢並建設新的庇護所。
所以,在諸侯統治時期,王者們不約而同的頒佈了‘搜尋庇護所’的法令。
也就是說每一位發現庇護所,並上報給諸侯的人都能夠獲得豐厚的獎勵,無論是奴隸,還是平民,無論曾經有過多大的罪孽,他都會被赦免,被冊封為貴族,擁有組建自己家族的權利。
時間到了大秦帝國,‘搜尋庇護所’的法令漸漸演變成了‘帝國開荒令’,雖然其內容不盡相同,但始終貫穿著大秦帝國悠悠千載時光,以及焱武帝國兩百多年曆史。
可以說,帝國開荒令幾乎和霧嵐界有文字記錄的歷史一般長遠,且深入到了這個世界每一個人的意識深處,每一個冒險者,又或者強大的戰士都以發現一處新的庇護所,視為最高的榮譽和最大的財富。
而帝國開荒令下,給予發現者的獎勵和功績,哪怕是最昏聵的帝王,最貪婪的官員都不敢起絲毫不該有的心思。
因為那不僅僅是貪墨一筆財富那麼簡單,更是反人類罪,是對未知數量人類生命的抹殺,是將生生世世被人唾棄的罪孽。
大秦帝國建立後,始皇帝秦煞曾組織精英銳士軍團,有規模有組織的搜尋庇護所,並在百年時間內,生生將帝國的領地擴充套件了一倍有餘。
但那也是帝國開荒令最後的光輝了,百年間,有無數新貴族興起,並傳承了下去。
然而,百年後,庇護所被發現的機率極速降低。
聖火的數量終究是有限的,哪怕大秦國祚千年,每一任皇帝都視帝國開荒令為最高任務,可也極少再有新的庇護所被發現了。
及至焱武帝國,至今延綿二百四十一載,即使加上立國之前,焱武家族隱藏的收穫,也僅僅只有五座新的庇護所而已。
而最近的一座,更是得推遲到一百四十年前,即焱武曆法一百零一年,由一位名叫‘齊紅巖’的銳士,與焱武帝國極西之地發現的。
沒錯,這座庇護所也就是現如今,紅巖城的前身。
一百四十年前,齊紅巖在一次冒險中不慎迷路,於彌天大霧中艱難跋涉數月,無意中發現了一座庇護所。
他迴歸焱武帝國後,本是興致沖沖的上報,最終也獲得了不少的獎勵和應有的爵位,但這座庇護所卻並沒有受到多少人重視。
原因很簡單,太遠了!
每一座庇護所都代表著極其龐大的利益,人口,土地,糧食,礦藏,以及特產,這些都是難以想象的財富。
每一座庇護所的發現,都會吸引帝國和各大家族勢力的大力投入和開發,只要庇護所還在,這就是穩賺不賠的生意。
但紅巖城太遠裡,極西之地,哪怕是直線前進,哪怕沒有霧獸襲擊,距離最近的城市都有一個月的路程。
而在那個時代,炎火穿梭陣雖然早已經出現,但技術所限,有著嚴格的距離限制,而紅巖城卻超出了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