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局來的很是突然,但焱武王朝的反應還是極快的,官方在收到訊息後立刻做出了應對,他們一方面加大了對竹家餘孽的追捕,不僅僅通報各逞城主府大力追捕,更是將官方懸賞直接翻了兩倍有餘,竹家之主竹白的項上人頭,甚至值得上一位縣子爵位。
另一方面,焱武王朝廷尉司也立刻派出了精幹人員,派發到各城各地,其目的有二,一個是順藤摸瓜,追查出幕後之人;另一個自然是收回散落在外的《七煞寶書》。
不得不說,焱武官方的一系列手段算得上雷霆萬鈞,但事情的發展卻出乎他們的預料。
首先,竹家餘孽隱藏的極好,好到彷彿有某些大勢力庇護著他們一般,不漏絲毫蹤影,各大城市雖然動作很快,力度也大,但大海撈針,結果自然可想而知。
至於掛出去的懸賞,倒是反響熱烈,提著‘竹白’腦袋上門要求兌換縣子爵位的人比比皆是,但在廷尉檢查後,靠譜的卻是一個也無,反而倒是偵破了好幾起懸而未決的案件,抓了好幾個兇徒。
至於派出去的廷尉人員,他們沿著義賣行會的線索,想要趁著賣書人上門收錢時,來個順藤摸瓜,一舉擒獲,可他們左等右等,就是沒等到來人。
而當他們深入探查時卻發現,那些人早在將寶書託付後,就直接離開了,透過炎火穿梭陣連續經過幾座城市,再改換頭面,哪怕是以焱武官方廷尉司的勢力,也只能徒呼奈何。
換句話說,這群人雖然寄賣了書籍,但就沒想過回來收錢。
至於收回《七煞寶書》,這行動也不算順利,最主要的就是能買的起寶書的人要麼匿名行動,要麼就是各地的大族豪商,勢力龐大。
就算找上門去,對方確實痛快的交出來了,但這是書籍,是可以復刻抄寫的,你要說這些大家族沒留有副本手抄什麼的,那簡直是辱人智商。
不過,一計不成,焱武王朝又下了命令,將《七煞寶書》列為禁書,乃是大秦餘孽所著,實為動搖國本之作,獲得者必須立刻上交,否則嚴懲不貸。
平心而論,這事兒乾的就有些不太地道了,你焱武家族把寶書當做禁臠時,這書就光明正大,恨不得到處宣傳,說焱武家得了秦皇的傳承,可翻過臉你就不認了,居然說是禁書。
這可真是……呵呵!
不過,這就是大一統的王朝,皇權之下,翻雲覆雨的手段,其實很平常。
甚至,為了起到震懾作用,焱武皇室還拿定安縣子魏家開了刀,以私藏禁書之名,直接抄家滅族,男的全殺了,女的為奴為婢,永世不得翻身。
當然,這其中也牽扯到了定安縣子魏家原本的一些事情,只能算是一個發洩口,但以禁書為藉口,殺雞儆猴的意味不要太直白。
這一手,確實把各大家族給下了一跳,焱武廷尉那身披紅色披風的血衣衛一出手,也是喚醒了很多人的恐懼。
可也就是在這時間剛剛平息的時刻,又有大事冒出來了,更多的城市,更多的角落裡,仍舊有《七煞寶書》的蹤影出現,而且,這一次已經不是三五十本的事情了。
這一次是批次性的出現,就如同最低賤的路邊小貼,在到處流傳。而焱武廷尉司哪怕是忙的要死,也只能東邊抓一塊,西邊抓一塊,治標不治本。
就如‘天下義賣’背後的那位大老闆所言,即使排除那所謂的大秦王朝最後寶藏的噱頭,也無法否認,《七煞寶書》對修煞者而言,簡直是不可多得的神書。
打個比方,假如把一門功法當成一片深奧玄妙古文來看,修煞者只是在單純的抄寫,抄寫,在抄寫,直到抄的多了,學的多了,對於裡面的意思自然就會有了些許瞭解。
而《七煞寶書》則是直白的為你分析這古文中每一字能有什麼含義,組合在一起又會有什麼效果,若是你領悟通透,甚至可以以其他文字替代,變得更加簡潔,也更加適合自己。
同樣的修行,照本宣科,和活學活用只會將差距越拉越大。
換而言之,只要是修煞者,上到那些鎮場子的強者,下到銳士學徒,誰不願有這一本神書指點修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