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回頭瞧了眼盧良娣,暗暗稱奇:看著妖里妖氣,不想倒是個有良心的。
這一日,慈寧宮宮門緊鎖,無人知道太后與皇后母子談了些什麼。只是之後太后就將皇后軟禁在坤寧宮中,太子亦不準踏出東宮一步。
至於病重的皇帝,每日昏睡,只偶爾清醒,就算清醒時,也已意識模糊。大家都明白,皇帝沒幾天可活了。
一夜間,皇帝突然醒來,神智清楚的要見太后。
太后也沒睡下,急急的趕來。
“母后,就讓太子登基吧。”皇帝精神竟然不錯。“今後可嗣淳王的兒子當太子。若是淳王也沒兒子,再讓韶之的兒子繼位也不遲。”
太后不想他竟然說出這番話來,好氣又好笑:“太子登基?那個蠢貨意圖李代桃僵用野種冒充皇裔,你還想讓他繼承大統?”
皇帝驀地瞪大眼睛,眼眶紅得要滴出血來,喉嚨裡滾落幾聲輕響,胸膛巨烈的起伏。嚇得太后後悔不已,忙道:“皇兒,你還有淳王。哀家已經召他回宮了。”
皇帝卻更加激動撐起身子,捂著胸口叫道:“淳王、是淳王——”話音未落,他咚的聲往後一仰躺在床上,身子僵直,嘴角一縷鮮血緩緩溢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太后頭暈眼花,身子一軟,太醫兩個字還沒叫出口,也暈了過去。
凌晨時分,皇帝大行的鐘聲響徹宮庭。
皇帝隆重哀極的葬禮過後,群臣們都無奈捏了把汗,等著太子登基,迎接一位明擺著昏庸無能的皇帝時,太子突然自請辭位。
群臣一時議論紛紛,太子的辭位書寫得再怎麼真切感人,只有一句話是重點:孤年逾三十,無子無女。無顏登位,斷我大明皇嗣。
“原來太子生不出孩子啊。唉。”
“難怪要請辭。就算真讓他當了皇帝,到最後這江山,還是人家的。”
張首輔贊嘆道:“太子雖然平庸,但心懷家國。不戀權勢,百官欽服!”
這是同意了太子的請辭。
不久,太子恢復了福王的稱號,一聲不響的返回了甘肅的福王府。沒多久,福王在府裡犯了瘋病,哭哭笑笑以太子自稱,最後掛在樹枝上吊死了自個兒。
太子妃賀氏病癒後,哭著自求出家。只道福王在甘肅那一年是她沒盡到王妃的責任,沒好好規勸福王,令他縱情聲色不知收斂。她不配再做福王妃。
皇后太后苦勸無效,便同意她在京城的清虛觀中帶髮修行。
至於盧良娣,感懷王妃的恩義,願陪王妃修行。宮裡自然也是應允了。
青幔馬車中,萬念俱灰的賀氏牽著盧氏的手感慨萬分的道:“你何苦陪我一起受這罪?”
盧氏目光如水,微笑道:“您今後的日子還長著呢。”
賀氏美眸中滴下一串淚來:她餘下的時光,不過苟延殘喘,青燈古佛而已,她喃喃的自問:“皇位就那般重要?”
太子請辭,黎王被圈禁。皇后倒是想扶持黎王,無奈朝臣們誰也不理她,分成兩派。一派支援淳王,一派支援迎北海王入京。不料眾臣苦等多日,終於迎來了淳王的車馬,誰知馬車中竟空無一人。
淳王派了親衛隊接閔貴妃、王妃與女兒去雲南。只給太后與百官送了封口信:身有殘疾,怎配為帝?家法不應,國法難容。此生絕不再入京城一步!
太后長長的吁了口氣:淳王腦子清楚。
奪嫡之爭走到今天這局面,少不得她寶貝小兒子北海王的手筆。淳王自知比不過韶之,再上加國法的確難容他登位,索性便擺足了姿態,贏得新帝的信任,將來的日子也能好過些。
喜歡鬥珠請大家收藏:()鬥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