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蘋素來自詡官家小姐,合浦除了琳琅郡主外,從未將其他官家女子放在眼裡。對無權無勢的明珠一家子更看不上。煽風點火的幫母親退了大哥的婚事,沒想,讓大哥記恨上不說,月家竟出乎意料的能幹!買下若大的宅子,又開起了珠寶鋪子!而她孃親卻在為大哥的親事焦頭爛額。
事實上,英氏為兒子求娶郡主的計劃早已受阻擱淺。
琳琅郡主身份高貴,輕易不得一見。每月只一次,合浦有品級的官婦按令需進王府向王妃問安。其實見了王妃的面,也無非是和王妃閒聊幾句,道道外邊有趣的事,講幾句民間的八卦。近來因為琳琅郡主及笄,官婦們難免就提到了郡主的婚事。
英氏每每此時,都是凝神注目王妃的神態,前幾回王妃還笑言過早,最近一次,卻鬆了口。
“琳琅是不小了。”王妃緩緩轉動手中一隻碧玉茶盞。“我也想細細替她尋個好人家。做母親的,就這點心願,無非是兒女安康順遂,僅此而已。”
官婦齊聲道是。
縣令夫人王氏微笑道:“郡主天人之姿。定要配個身份、容貌、才學皆好的人物。”
太守夫人陶氏笑道:“鍾縣令與夫人教子有方。”
王氏忙搖手,駭笑道:“我家那頭倔驢,可不敢肖想郡主殿下!”想到陶氏的兒子痴胖,眨了下眼又好奇的道,“前幾日我在書肆中見到貴公子。看樣子,竟是清減了不少!還以為看錯人了呢!”
陶氏難掩笑意,又有點不好意思的道:“伯知是瘦了些。他說……要娶親的人了,不能連媳婦都背不動。”
官婦們紛紛掩嘴直笑,王妃更是險些笑噴,用帕子直點唇角:“你家兒子,我記得小時候也是冰雪可愛。若能瘦下來——”她目光往諸人身上一轉,“若真能瘦下來,應當不比沈家公子差!”
英氏聽得這句話,一顆火熱的心頓時如浸冰水!
她的兒子沈安和,在合浦的官家公子中,相貌人品俱是一等一的人物!誰知在王妃的口中,竟然和陶氏那肥豬般的兒子相提並論!
一時間,她的臉青紅交接,勉強一笑。
陶氏看出英氏的嫌棄,心裡也不樂意。暗道:伯知也就胖了些。其他哪裡比不上你家沈安和?沈安和再出眾又能如何?有你這麼個糊塗孃親在,遲早拖累兒子!
王氏見氣氛有點尷尬,忙打圓場,對陶氏道:“你兒子和謝家長女定婚。這很好。只是可惜了。若是讓那些小姐們見到伯知瘦下來的俊俏樣,不知得多後悔!”
陶氏笑容更濃:“瞧您說的。待他背得動媳婦再講吧!”
聞言,又是笑聲一片。
英氏實在聽不下去,暗罵:粗俗。難怪許太守不喜歡你,守著宋氏哪!偏偏王妃不以為異,對陶氏比對她還親近!
陶氏出身商家,南京人氏。當年舉家之力資助丈夫許卓科舉進官。誰知許卓納了宋氏後寵愛宋氏,對她日漸冷淡。陶氏沒讀過幾年書,此情此景,卻也能想到半句詩:悔教夫婿覓官候。
聊到這個地步,英氏也不好再提自個兒的兒子如何。
諸人散後,陶氏卻躊躇不肯離去。王妃見她神情有異,便喚她內室說話。
陶氏不言語,先向王妃行了跪拜大禮。
王妃笑容未收,詫異道:“這是怎麼了?”
陶氏沉聲道:“臣婦隨夫君至合浦已有十三年。多謝王妃對臣婦關愛有加。不嫌臣婦商女出身。臣婦不盡感激。”
王妃微笑道:“好好的,說這些幹嗎?”
陶氏又磕了個頭:“臣婦已經決定。我兒成親之後,帶我兒、兒媳回鄉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