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速調兵前來,包圍上陽宮,勿要放走逆賊。”武則天怒聲說道。
邱靜等人出列單膝跪地說道:“遵旨!”
隨後邱靜等人下去調兵遣將。
吳益之冷聲說道:“敢問陛下誰是逆賊?”
武則天目視吳益之,眼中殺氣四溢,說道:“你都擁立李唐天子了,還問朕誰是逆賊?”
吳益之聞言悲憤的說道:“這天下本就是李唐的,陛下竊據天下一十三載,為殺秦王,行汙衊之實、刺客之事,子虛烏有,德行盡喪,氣數已盡,當還位於李唐!”
吳益之顧不得武則天殺人的目光,而是目視左右的王公大臣,高聲泣道:“爾等公卿大臣,擊鐘鼎食,金章紫綬,貴寵當代,位極人臣,豈非李唐之恩乎?但凡感李唐之殊澤,豈能無報?”
張柬之聞言頓時站了出來,鬚髮皆張的說道:“人非畜牲,豈能不知恩義?自當有報!”
對於張柬之來說,反武興唐那是必須的,所以他顧不得別的,第一個就跳了出來。
隨後宋璟、姚崇、桓彥範、崔玄暐、楊元琰、袁恕己等忠於李唐的人,立即站了出來,齊聲附和。
武則天冷眼看著這一切,在她眼中這些人都是跳樑小醜,等大軍一到,自然可以將之剿滅。
吳益之見狀立即說道:“眾卿既感念李唐之恩德,今秦王守義者,高祖之四世孫、太宗之三世孫、高宗之孫、故章懷太子之子,純孝仁義,人品貴重,形肖高祖,有太宗之遺風,當即皇帝位!”
張柬之聞言高聲附和道:“秦王賢達,人品貴重,當即皇帝位,陛下失德,任用酷吏,屠戮宗室大臣,天怒人怨,臣張柬之恭請陛下退位,傳位於秦王!”
吳益之見狀心中暗恨,張柬之竟然敢搶他的臺詞,簡直就是不知死活!
好在吳益之還有一手,只聽他高聲說道:“臣昨夜夜觀天象,見太白經天,秦王當主天下!”
《太宗本紀》不是白讀的。
天象之說虛無縹緲,但在這個時代卻是最能打動人心的。
隨後一群人呼啦啦的跪下了:“臣等請陛下退位,傳位於秦王!”
沒有跪下的唯有張易之、張昌宗、薛懷義等人。
武則天臉色鐵青,眉頭緊皺,心神不寧。
李守義聞言則是臉色一變,立即起身開始一個個拉扯那些大臣,神色惶恐的說道:“使不得,使不得,你們這是把孤架在火上烤啊!”
“快快起來,快快起來!”
可惜並沒人聽他的,自張柬之、吳益之以下個個神色堅決,畢竟今日是復興李唐的最佳時刻。
而剛才一掌拍飛天下第一高手方謙的李守義,此時彷彿是功力盡失,連耄耋老人都拽不起來不說,還不慎跌了一跤,摔倒在地上,痛哭道:“諸君欲置孤於不孝之地啊!諸君切勿誤我,切勿誤我!”
武則天看著李守義的表現都感覺噁心,她從來都沒有這樣反感過一個人……好在清脆的甲葉碰撞之聲傳來,一隊隊的將士衝了進來,瞬間將現場包圍起來。
武則天見狀心中稍安,冷聲說道:“眾將士聽令,拿下叛逆!”
邱靜聞言拱手說道:“敢問陛下誰為叛逆?”
武則天沉聲說道:“凡跪下者皆為叛逆!”
邱靜聞言繼續說道:“陛下,跪下者皆為朝廷肱骨之臣,陛下若和朝臣有所爭執,自當辯理,豈有因言而獲罪且擅動刀兵之舉?況古語有云:‘刑不上大夫’,‘春秋有大義,法不加於尊’,妄動刀兵者不詳,恐與國無益,伏請陛下三思!”
武則天聞言倒吸了一口氣冷氣,心中略感不妙,用哆嗦的語氣說道:“你敢不奉詔?”
邱靜急忙跪下道:“臣不敢!”
“那就……”武則天心中舒了一口氣,剛要說話,只聽邱靜又不卑不亢的說道:“但臣恐三軍將士不服!”
“你……”
邱靜這個大喘氣,讓武則天是肝膽俱裂,心神盡失。
兵部侍郎李昌鶴見狀,哪裡還不明白武則天是大勢已去,於是他急忙站起身,對著邱靜等人身後的大軍說道:“本官兵部侍郎李昌鶴,武氏有江山一十三載,氣數已盡,秦王仁義恭孝,海內聞名,當主天下,今天命在李唐而不在武周,擁立秦王、復興李唐江山就在今日,為武氏者右襢,為李唐者左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