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大朝會。
方謙一人在朝堂之上幾乎舌戰群儒,除了狄仁傑、張柬之等心向李唐的名臣之外,其餘之人都被他彈劾了一個遍,包括張易之、張昌宗、薛懷義三人。
薛懷義三人身為武則天的面首,仗著武則天的寵幸,與方謙在朝堂之上爭論起來,結果被武則天大聲呵斥下去,當庭驅逐去朝,三人顏面盡失,而方謙則威勢大漲。
這讓站在第一排的武承嗣與武三思兩人暗恨不已,不錯他們兩人只在天牢裡面住了一晚就出來,當然了兩人卻不敢和方謙作對。
而且兩人心中暗自思量,方謙與武則天究竟是什麼關係,武則天竟然如此寵信他,先不說他們兩人,就連張易之三個武則天的入幕之賓都被攆了出去。
方謙現如今是無人敢惹,於是他一連彈劾了十三名官員,這十三名官員全都被拿下。
……
下朝之後,張柬之皺眉說道:“這個方世玉是怎麼回事?難道他不知道什麼叫做過猶不及?十三名官員被下獄,對於朝堂的震動可想而知!”
狄仁傑微微一笑道:“孟將,難道你沒有發現這十三名被下獄的人可都是有前科的,他們不是武氏一黨的人,就是曾經屠戮過李唐宗室的人。”
張柬之聞言略微一思索,低聲說道:“狄公,你的意思是?”
狄仁傑笑道:“就如同你想的一樣,方世玉仍然是我輩中人。”
張柬之點了點頭,說道:“若是這樣的話,方世玉在朝中對於我們來說還是一件好事了。”
“好事不好事的,現在下結論有些尚早,但我估計他應該快被外放了。”狄仁傑皺眉說道。
張柬之捋著鬍鬚說道:“不錯,陛下聖心難測,這等黨爭之事實在是難以瞞過她,而且武承嗣、張易之等人也會趁機發難,絕不會讓方世玉好過,要知道他們聯合起來的力量,就連當年的來俊臣都擋不住。”
狄仁傑微微一笑,眼神閃爍著說道:“孟將,方世玉絕不會成為第二個來俊臣!”
張柬之略一思索,笑道:“不錯,他有狄公保駕護航,自然不會被小人所害。”
狄仁傑聞言啞然失笑道:“你太高看我了!”
張柬之以為狄仁傑是謙虛,實際上是狄仁傑熟知方謙的手段,所以對他有信心,退一步講,就算方謙失敗了,憑他那一身天下無敵的功夫,等閒之人也拿他不下。
“喲?你那個便宜學生出來,狄公,我先告辭了。”張柬之說完之後,和狄仁傑拱了拱手,就離去了。
然後方謙疾趨幾步走到狄仁傑的面前,抱拳說道:“恩師!”
狄仁傑聞言笑道:“唐……世玉,有些事須知過猶不及啊!”
方謙微笑著說道:“恩師,陛下將來俊臣的府邸賜給了學生,別人不清楚陛下的用意,難道恩師還不清楚嗎?”
“學生若不拿武氏諸王及張氏兄弟等人開刀,就要拿張公、李昭德等人開刀,兩相取捨之下,還是拿武氏他們開刀比較好,畢竟陛下已經對武三思產生了厭惡的心思,否則的話那日朝堂之上也不會說那種話。”
狄仁傑皺眉問道:“這一切都是你的猜測,若是陛下未曾對武三思產生厭惡呢?你可就危險了。”
方謙嘿嘿的笑道:“恩師,武承嗣陛下厭惡不厭惡學生不清楚,但武三思陛下絕對會厭惡的,畢竟他在幽州的所作所為可全都是僭越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