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漸漸地熱了起來,身上的衣裳也從春襖變了夏裝,村裡孩子們的小細胳膊小細腿兒也不停地在人們眼前晃『蕩』著。[]
村裡的小河邊成了熱鬧之處,割草的,洗衣裳的,捉魚掏蝦的,沒一時能缺了人來。
趙家後山的學堂也正式的建好了,現在的王村人,只要往那山上一瞅,離著多遠都能瞧見山上矗立著的瓦屋來。
四丫想效仿前世的學校,把開學的時間放在九月裡,也就是農曆七八月份。
這算算日子,也是沒剩多少的時間了,四丫這邊也是得趕緊地籌劃著招聘老師,招收學生等諸多事宜。
招收學生倒是也不難,作坊裡做工的人誰家沒個三四個孩子。
村裡的人聽說趙家這學堂不僅教孩子學認字,以後從學堂裡出來還能直接進了書坊、溫室大棚或牛氣酒樓做工!這樣的好事,大家自是爭搶著把家裡的孩子往學堂送來。
這些個孩子大都是一字不識的,要想學了技術,就必須得學認字,這學認字,可就不能馬虎來,必須尋了正兒八經的老師才行。
要說這招老師可是不簡單的,不說其他的,一聽說這趙家學堂不是正兒八經為了科考而設的學堂,那些個稍稍有些個學問的文人,都是打心裡瞧不上眼的。
古代那些所謂的文人,脾氣可都是不小的!什麼不為鬥米而折腰之類的人,那真是大有人存在的。
書坊那邊也剛拓建不久,一日比一日忙來;溫室大棚那邊,趙大牛也在研究新的大棚子蔬菜,人也是緊俏得很,最後四丫軟纏硬磨才從兩邊要了幾人過來幫著自己『操』辦學堂。
要來的這幾人自然也是四丫仔細思量後,才決定要的。
四丫開始的時候,是想讓自家三姐與娟兒一塊過來幫了自己,畢竟三人一直是老搭檔了。從開始的草莓醬,到之後的涼皮生意,再到現在的書坊,三人可謂是合作得天衣無縫來。
可最後。四丫只要到了娟兒一人,三丫那邊怎麼也脫不開身來,這麼大的書坊也不能指著吳家大郎一人來負責賬目。
吳家三郎那邊是不行了,給漫畫書填字的工作室可離不開他。最後四丫退而求其次,從工作室那裡要了一個陸三金來!
陸三金這小子,四丫也是觀察了好一段時間了,做事踏實認真,又不刻板,學堂這邊需要這樣的人才來。
至於豪子,那可以說是一個意外來。
四丫本來已經和娟兒爹說好。讓吳家二郎過來幫著自己管理學堂,畢竟學堂裡需要一個管理人才來,吳家二郎跟著自家爹手底下歷練了一年,也是能出師了。
娟兒爹那裡是同意了,可吳家二郎卻是說什麼也不願意到學堂幫了四丫來。說什麼他最討厭學堂了,一看到學堂頭就疼來!
吳家二郎這番說辭,真是氣得四丫牙口直癢癢來,直想磨牙吃人肉來。
要說這吳家二郎也沒扯謊來,他的確是看著學堂頭就會痛,以前唸書的時候就是如此,現在好不容易才脫離了那裡。他可不想再面對那地方來。
看著四丫那副要吃人的模樣,吳家二郎趕緊地把豪子給擋了自己面前,說是豪子比他要厲害,不但學問好,管理起人來也是一流的。
見吳家二郎這樣子,是不可能過來幫了自己了。四丫只能狐疑地瞧著豪子好大一會兒,才恨恨地點了點頭來!正所謂少一人不如多一人來,就是要來跑跑腿,搬搬桌椅那也是好的。
要說這四丫就這樣瞧不上豪子?對,就是瞧不上。誰讓他搶了四丫的東西呢!
四丫最後要的人還有李辰,趙大牛這邊自然是滿口答應來。
趙大牛早就覺得李辰這樣有學識又懂醫術的人,跟著自己種地,著實是可惜了。
李辰的哥哥李行的『藥』草種植等秋日裡才能正式的進行溫室大棚種植,再說了就算那『藥』草大棚種植起來,也是有著趙大牛與老謝頭他們一塊合作,李辰也是起不了多大的作用的。
李辰也是答應幫著四丫一塊忙學堂的事情,自然,李辰也有著他的私心來,說實話,四丫特意找了他,他心裡很高興。
娟兒,陸三金,豪子,李辰加上四丫,暫時也就這五人開始忙活起學堂的事情來。
自然,明間辦學堂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好在有王太爺與老夫子幫忙打點,那辦學堂的手續倒是很快就辦了個齊全來。
對於四丫這學堂,老夫子也算是勞心勞力,因著這個,四丫連著一個半月,每日都去給老夫子做了沒事,打了牙祭來。
這幾人確定下來之後,四丫先是對他們四人進行了崗前培訓,大致的也就是把學堂的工作方針、工作方向、工作目標一一地給幾人好好的羅列了一下。
崗前培訓結束之後,四丫把自己這五人分成了三組。
娟兒與陸三金一個小組,這兩人專門負責統計想要入學的學生,娟兒負責女學生,而陸三金負責男學生。
四丫與李辰一個小組,她們二人負責打聽,貼招聘廣告,上門拜訪,以此為學堂尋得老師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