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賢妃薨逝,聖人念在她本分嫻靜,又憐她身染重病、人不如死的躺在病榻上多年,便格外開恩,追封賢妃劉氏為貴妃,並特許劉氏以皇后之禮下葬。
接著,聖人又聽聞丹陽公主因為母妃薨逝,傷心欲絕,竟當場昏厥過去。
至今還昏迷不醒。
聖人大感欣慰,“小九做事雖魯莽了些,但本心還是不壞的。”
自古便有個觀點,孝順的人心性都不會太差。
再加上到底是自己的親生骨肉,哪怕是英明神武的皇帝,也不願相信自己的孩子是個蠢笨、狠毒的禍害。
九公主的昏迷,一下子竟勾起了聖人僅存的慈父心腸,專門去跟皇后說,“劉氏沒了,她膝下只有小九一個孩子,皇后日後要多多照看小九幾分啊。”
馬皇后早就厭煩了九公主,至於聖人所說的‘小九純孝’的話更是一個字都不信。
馬皇后執掌後宮多年,人脈、眼線遍佈宮城的各個角落。劉賢妃宮裡的事,根本就瞞不過馬皇后的耳目。
所以,九公主到底孝不孝順、待劉賢妃這個生母真不真心,馬皇后比任何人都清楚。
但馬皇后能坐穩皇后的寶座,一直讓聖人敬愛有加,除了孃家得力外,她自身的能力也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哪怕心裡再不認同聖人,她也絕不會露出一分一毫。
“陛下放心,妾身省得。”
皇后柔柔的應了一聲,語氣中帶著憐惜,“說起來小九也是可憐,新婚第一天就沒了母妃。幸而趙家素來明理守規矩。斷不會因此而對小九生出不好的想法——”
馬皇后可沒有造謠,早在一兩年前,坊間便有類似的謠言,說九公主‘剋夫’、‘克母’。
劉賢妃早不死、晚不死,偏偏在丹陽公主出閣的這一天嚥了氣,更加坐實了九公主‘克母’的名頭。
而且趙家還傳出風聲,說那日九公主昏厥時。駙馬趙玖不知怎麼了。竟也昏迷過去。
趙家好好的辦喜事,轉眼間,新郎、新娘全都躺在了病榻之上。
趙玖還好些。經過太醫院院正賀青楓的妙手診治,當夜便醒了過來。只是仍很虛弱,好幾天都下不了床。
九公主就沒有這麼好運了,賀院正診治了半天。卻始終查不到病因,最後只能歸結為‘傷心過度以至神魂不穩’。開了幾個滋補的方子。賀院正就告辭離去了。
訊息傳到外頭,就又有了流言,說九公主命中帶煞,過去還只是‘妨克’別人。現在竟是連自己的小命也保不住了。
還有流言說,九公主命格詭異,這次之所以沒能剋死趙玖。絕非她‘功力倒退’,而是因為趙家煞氣太重。趙玖才勉強逃過一劫。
為此,趙耿還特意將自己佩戴多年的腰刀掛到了兒子房中,據說趙耿的這把腰刀,不知斬殺了多少人,隔著刀鞘都散發著一股濃濃的血腥之氣。
還別說,趙耿剛把腰刀送去給兒子鎮邪,趙玖的病情便有了好轉,已經能由人攙扶著下地走兩步了。
這樣一來,九公主‘掃把星’的罪名算是坐實了。流言也從市井傳入了勳貴圈,乃至皇宮!
聖人並不知道這些。
但他是個極聰明的人,一聽馬皇后的話音兒,便察覺到了不對勁。忙問了句:“怎麼了?莫非又有什麼流言蜚語了?”
馬皇后故作為難的猶豫片刻,嘆了口氣,方緩緩將最新的流言一五一十的告訴了聖人。
最後,馬皇后還重點說了說趙耿的態度,“趙指揮使的性情,聖人您最清楚,他從來不信什麼鬼神。但趙玖畢竟是他唯一的骨血,趙指揮使關心則亂,難免有不理智的時候。”
聖人臉上陰晴不定。
若是論信任程度,聖人自是最寵信趙耿。
可九公主卻是聖人的親生女兒,還是那句話,聖人可以嫌棄女兒蠢笨、愛惹事,但絕不會樂意看到有人侮辱她。
馬皇后覷了眼聖人的臉色,繼續說:“聖人,您也說了,九兒本心不壞,而所謂的剋夫克母,更是無稽之談。臣妾想著,她現在因為母喪而傷了心神,太醫院已經束手無策,不如請幾位得道的真人去給她作法祈福?”
聖人蹙了蹙眉頭。
他想到了年底的那場雪災,當時便有個賤婢建議他請什麼高僧做法,結果呢,那賤人竟是老大那個逆子的眼線,險些害了他蕭燁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