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恩伯是高祖原配貞烈皇后的孃家,靠著高祖和先帝兩代君王的照拂,一直過得很滋潤,在京城上流社會也頗有些體面。
但到了現在,劉家的風光卻不比從前,家中子弟不上進,送進宮去的女兒又不甚受寵。
唯一一個能位列四妃的劉賢妃,雖比其它姐妹強了許多,可在後宮掙扎了近二十年,也只生了一個公主,那公主還是個傻子。
幸好有個姚希若,一手醫術出神入化,硬是將九公主的痴病給治好了。
現任永恩伯、劉賢妃的哥哥就琢磨上了,自家也有幾個未婚配的兒子,是不是可以爭取一下做九公主的駙馬?
好歹也是自家人,撇開公主的身份,表哥娶表妹,再合適不過了。
只是,讓永恩伯想不到的是,如今的九公主腦子倒是不傻了,人卻變得愈發不讓人省心。
小小年紀就出宮跟外男私會,私會就私會吧,你丫把嘴巴擦乾淨也行啊,偏偏還讓人知道了,鬧得滿城風雨,連帶著劉賢妃都跟著受訓斥。
永恩伯是九公主的親舅舅,心裡再怎麼不喜歡也不能表現出來。
永恩伯夫人就沒有這個顧慮了,她不止一次的在丈夫跟前抱怨:“早知道她這麼能折騰,還不如一直是個傻子哪。”
九公主還是個傻子的話,不管是帝后還是朝臣,對她都有種先天的憐憫,即便她做出的事再荒唐,也不會跟她計較。
而永恩伯府的少爺娶了這樣一個傻公主,宮裡對劉家不能說是心存感激吧,好歹也會另眼相看。沒準兒還會給‘肯犧牲’的倒黴駙馬一個大大的前程咧。
可現在……永恩伯夫人聽了永恩伯的打算後,頭搖的跟撥浪鼓一樣,“不成,不成,我們家可不能娶這樣一個兒媳婦進門。”
娶公主固然可以給家族求得富貴和地位,可也不是一點兒壞處都沒有。
公主是君,駙馬一家都是臣。‘君’想做什麼。哪怕是挑戰淪禮法的事兒,‘臣’都要乖乖的認下。
大齊的公主原就彪悍,搶有婦之夫的。婚後養面首的,做起來簡直不要太輕鬆喲。
似九公主這般婚前就跟男人勾勾搭搭的,那就更不能要了。
永恩伯夫人擔心,娶這樣一個‘祖宗’進門。用不了多久,她兒子頭上就會一片綠油油。
永恩伯還有些猶豫。“府裡的情況你也清楚,我已經好幾年都沒有正經差事了,大郎、二郎他們早已過了弱冠之年,也只掛著個勳職。宮裡娘娘也艱難。不尚公主,難道眼睜睜看著永恩伯府一日日的沒落下去?”
永恩伯滿心嘆息,他們家的靈氣彷彿都集中到了貞烈皇后一人身上。除了她,劉家三代男丁中。竟沒有一個有出息的。
讀書不成,習武不成,論起吃喝玩樂,倒是一個比一個精通。
永恩伯實在是沒法子了,這才想讓嫡出的三兒子去尚主,旁的且不說,家中的爵位至少能保下來。
永恩伯夫人臉色沉了下來,她是劉家的當家主母,家裡是個什麼情況,她自然很清楚。
劉家的爵位不是靠軍功掙來的,全憑裙帶關係。不是世襲罔替,只能沿襲三世。
後來劉賢妃為了救聖人,不顧自己身懷六甲的為聖人擋住了刺客的冷箭,險些一屍兩命,最後勉力生下孩子,還是個傻的。
聖人又感動又愧疚,不但封劉氏為賢妃,還加恩劉家,許他們家的爵位再沿襲一世。
但即便如此,也只是四世而已。
現任永恩伯是第三任,他今年業已四十多歲,放在當下,已經能自稱‘老夫’了。
永恩伯就是立時死了,也不會有人說他‘可惜’。
而永恩伯世子也已經二十多歲了,以大齊的平均壽命來算,劉家的富貴至多不會超過三十年。
永恩伯夫婦如何不揪心?!
思忖良久,永恩伯夫人才咬牙點了點頭,表示願意為兒子求娶九公主。
但她心裡到底不甘,又補了一句:“伯爺去跟娘娘商量此事的時候,最好還是求她多管教一下九公主。咱們家比不得人家清河縣主底氣足,九公主也不是顧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