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兵二月出發,六月回,帶回張獻忠首級和活著的羅汝才。自此,大明境內再無像樣的動亂。
楊煜在北京城外開建了風力發電廠,水泥廠,鋼鐵廠等及機械廠。至崇禎十五年八月份,北京城通電!楊煜又將煉油技術教會皇家,此後北直隸一帶的供油就全由皇家供應,給皇家開了一條可觀的收入。
只要內燃機不斷增多,皇家的財富就會因為煉油一項,不斷的增加。
楊煜的機械廠又在這一年開發了不少農業機械,大大的降低了農民種地的工作量。錢莊也開到了京城,貸款給農戶購買農機。
國朝形勢慢慢的在好轉。
土地問題還是沒有解決,依舊兼併嚴重,沒耕地的農民大有人在。
楊煜當然知道均田地是一個策略,但在政策不好實施,而且監於此時國情也不好風厲雷行。楊煜比較鍾情於昔年孫承宗的策略,往東建一地守一地的策略。
楊煜手下有十餘萬飢兵,又收攏了近兩萬逃難到京城的饑民。仗著自己的軍威,帶著這十幾萬飢兵饑民出發河套一帶,帶人墾荒,自西北,東北往東開墾。
大量的農業機械開到,楊煜一面令人修路,一面開墾,只要參加墾荒的人每人分五畝地,開墾期間,霹靂軍提供食宿,領到田地之人交納十稅一的稅額。至於耕種期間的生活費用,由錢莊貸款支援。於是,竟引來國內巨量的難民前來參加開墾。
蒙古人及滿清的軍隊沒法阻止楊煜的開墾,但他們又缺乏日常生活物資,紛紛懇請楊煜開啟互市,兌換各自產出。楊煜正中下懷,於前線一下開了十個農牧市場,讓商人以糧食,絲綢,麻布,鹽,茶葉等貨物跟遊牧民族交換馬匹,牛,羊及各各種牲口。楊煜坐收十稅二的份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崇禎十六年四月,皇帝封楊煜為太子少師,讓太子跟楊煜學習恪物之道。自此,楊煜身後就有一個身著明黃服飾的少年跟著。楊煜不厭其煩的教導他火器和機械知識。朱慈烺本就對楊煜佩服無比,學習得很認真很快,不過,這還不算,楊煜還是讓他到各個工廠裡面實習了兩年。
崇禎二十年,隨著霹靂軍帶著大量無地可耕的難民一路開墾。已經將半個蒙古地區開墾出來,自西北、東北至東已連成一體!在這五年內,楊煜令楊海部時不時的與滿清搞點摩擦,滿清不勝其煩,一路往長白山退去。楊海因將楊煜一手打贏了仗就索要戰爭賠款,學得爐火純青,害得滿清攝政王多爾袞頭痛無比,賠也難,不賠更難。短短几年間,就弄得個滿清王朝丟地破財。昔年在崇禎皇帝身上穿的補釘衣服,很神奇的出現到了滿清皇族身上。
五年來,楊煜領能難民開發的新地,到了崇禎二十年,稅收竟佔了國朝的百分之八十!崇禎認真的看了各種資料,終於忍無可忍,下旨全國土地都要按新地的十稅一徵收!
這旨一下,就苦了天下間官僚大戶。原因無他,黃河以南的土地荒廢太多了,很多佃戶,百姓慕楊煜之名,都跑去開墾了。大戶大量的土地沒人耕種,丟荒成片。本來丟荒就丟荒了,沒什麼大不了的,現在麻煩的是,只要是你名下的土地就得納稅,這就要老命了!於是不到兩年間,又有大量的土地回到了朝廷手裡。崇禎很清楚,只要國朝安定,不出十年,就有大量的人口誕生,這些新生的人口也要土地養活。
因所有稅務都定在了十稅一,南方更是已經資本主義萌芽,商稅也佔了不少份額,國朝前所未有的達到了一年四千萬的稅額!
楊煜看得清楚,知道自己到了功成身退時候。於崇禎二十二年,上奏請辭,遠居海外。
崇禎雖有不捨,奈何也清楚楊煜這幾年搞新政得罪了大量官僚地主,也不希望他辛苦多年沒得善終。萬般無奈之下,同意了他的奏請。
時楊煜的航海鐵船已生產出三十六艘,楊煜拿到皇帝的批示,帶著老畢及一眾堂兄堂弟和半數以上的霹靂軍開船出海。把佔據臺灣多年的荷蘭紅毛鬼打跑,定居臺灣。
全文完)
喜歡來到明末請大家收藏:()來到明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