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裡的紅薯藤葉子變黃,有些甚至已經枯萎。一壟壟的紅薯地,爆開了一條條的裂縫,楊煜知道這是乾旱和紅薯長成了把地撐開的結果。他把一株紅薯藤下的地扒開一半,看見藤下長著兩指或三指大小的紅薯。他一看這情況就知道種植成功了,重新的把土堆回去,心下想道:“最多半月後就可以開挖了。”二十畝的紅薯,如果有後世的高產量,一畝二至三千斤,所得收穫會嚇著一大批人的。
楊煜有點心曠神怡,坐在地邊的枯草上微微得意了一會。他抬眼看處,一儀仗隊落入眼簾,鳴鑼開道的聲音相當囂張,“肅靜”,“迴避”兩個牌子舉得高高的,隨後是一頂衙役護住的轎子,看這架勢又是一縣之令來訪了。
這不是馬必燧的儀仗,老馬低調多了。楊煜趕上前,立於路旁,拱手行禮,郎聲道:“容縣民團楊煜恭迎大人!恕小可眼拙,不知道是哪位大人大駕光臨鄙處?”
就聽得轎中人郎聲道:“停轎!”一會兒,轎簾掀開,裡面走出一個大老爺來。楊煜見那人四十開外,頗具威嚴,上前道:“楊煜見過大人!”
那人打量了一下楊煜,問道:“你就是‘打虎石’楊煜?”
楊煜答道:“正是小可,敢問大人從何處來?”
那人道:“本官北流知縣張問士,今日來此,正好有事與你相商。”
楊煜忙重新行禮道:“原來是張大人駕到,小可有失遠迎,請恕罪。”
張問士手一擺,道:“楊團練不必客氣,且先帶我等到汝家中一坐,討一杯熱茶,歇一歇腳!”這話說的倒有幾分風趣。
楊煜一聽,忙又道:“張大人駕臨鄙處,令鄙處蓬蓽生輝,榮幸之至!請!”
張問士見楊煜談吐得當,心下稱奇,當下也道:“請!有勞帶路。”
楊煜領著張問士等進屋,看座,奉茶。張問士粗略打量了一下院子四周,讚了句:“楊團練這房子修得不錯,吾觀事物皆新,估是建成不久吧,又有馬縣和盧縣的墨寶掛廳,此等鄉間小院,羨煞旁人啊!”
張問士開啟話題,一開口就是主人家的得意之事,看來此人會看會說,該是不簡單之輩。
楊煜客套道:“張大人謬讚了。”
張問士取出一手書遞給楊煜道:“此乃松鶴兄所書,楊團練先看看。”
楊煜接過一看,見是寥寥幾句話,大意是老馬說他已經知道了事情的始末,張問士如有吩咐什麼的,楊煜可以儘量答應。
楊煜放下手書,問道:“不知小可何德何能,能為張大人分憂?”
張問士呷了口茶,笑道:“此事不急,聞松鶴兄言楊團練訓有民團二百餘人,全乃精兵,天風寨一戰更是令人刮目相看,不知,楊團練可帶本官一觀?”
楊煜聽張問士說得客氣,道:“有甚不可,難得張大人前來指導,是民團之幸!如此,請大人移步。”
張問士哈哈笑道:“楊團練真會說話,難怪松鶴兄和寶孺兄視你如侄,請!”
楊煜領路,張問士後面總有兩人帶刀跟著。楊煜看那兩人腳下沉穩,估計功夫練得不錯。
訓練場上正在練刺刀,一個個的三才陣練得已有聲色,進退間配合默契。張問士看到隊員們個個臉色紅潤,精神十足,比起他縣裡的那些兵卒一看就知道強出太多了。他一路看,一路不住的點頭,讚道:“果然是雄兵!”指著民團隊員身穿著奇怪的衣服問道:“他們都穿的是什麼,頭上戴的那個圓圓的黑黝黝的,本官能看出是一個鐵盔,身上穿的就不知是何物,緣何如此古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