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不希望山河破碎生靈塗炭。可是從如今天下大勢來看,不出十年,你我皆難倖免之!”朱儁有點回天無力地說:“這個不會因為個人的意志為轉移。除非…”
“除非什麼?公偉兄不妨直言之!”皇甫嵩略有焦躁地向:“你我之間何必吞吞吐吐的!”
“除非出個如先武帝一般的人物!”朱儁頓了一下才接著說:“威壓眾世家不敢異動,才可能讓漢祚長存。”
“公偉兄言之有理。”皇甫嵩放低了聲音說:“公偉兄不會忘記眾世家為何而起吧?”
光武大帝能中興漢朝,擊敗王莽新朝,遠驅匈奴,其根本是靠他的雄才偉略和眾世家的鼎力相助。在中興大漢的同時,也讓世家尾大不掉。甚至成了世家天下或世家朝堂。
“義真兄,既然你我皆知如此,再多說也無益。”朱儁似乎認命地說:“說到底你我皆棋子,其實與張角之流無異也!”
“是呀,真話最難聽,真相最殘酷。”皇甫嵩有感而發地說:“眾生皆棋子,無力擺脫命運之束縛!”
……
在另一個營帳中,有人卻正在掙脫命運的枷鎖。
孫堅從主帳怒氣衝衝出來之後,立馬召集黃蓋,程普,韓當等親信將領。
“當今昏庸,報國無門。可憐數千江東子弟枉死!”孫堅怒斥道:“我不再想在此地空耗熱血,欲回江東再做他圖,不知兄弟們意下如何?”
孫堅內心去意已決,不過不得不考慮眾手下的感受。人家背井離多跟隨而來,不正是相信自己,可以為大家博一個榮華富貴之前程麼!
“善!”黃蓋等人也心灰意冷,紛紛表示願意跟孫堅離開這傷心之地。
“好!既然大家都沒意見,那麼即時起程離開,爭取年節前回到江東。”孫堅當機立斷,毫不拖泥帶水地說:“我孫堅立誓,今後有我一口吃的,大家分而食之。有違此誓,我願萬箭穿胸!”
“將軍言重,我等願鞍前馬後誓死追隨!”黃蓋等人十分動容,紛紛跪地誓死效忠。
孫堅一一扶起眾將,然後疾筆書了幾句,權當給一直善待自己的上司朱儁一個交待。寫好後交給一個非江東子弟計程車卒,讓其交給朱儁。
不等這名士卒回稟,孫堅已率著倖存的三百餘江東子弟不辭而別,揚長向江東而去。
有孫堅在戰場上兇殘的表現,一路關卡無人敢問敢攔,孫堅一行人在年前順利迴歸江東。
……
“文臺糊塗呀!”朱儁接到孫堅離別之信帛,拍著大腿嘆道:“浴血奮戰,損兵折將,臨了連個名正言順都不要了麼?”
朱儁嘆息完畢,只好為孫堅善後。求皇甫嵩以兩人共同的名義,當孫堅奉命公幹去了。至於說什麼公幹都不重要,公幹之後又發生什麼更沒人追究。至少孫堅不會當臨陣脫逃之罪被追責。
從這點上看,朱儁待孫堅夠厚,夠意思。也正因為朱儁今日之厚待孫堅,日後朱家才倖免於全族被夷之厄運。應該說善有善報,因果迴圈從來不爽。
“文臺真乃性情中人。能遇上你公偉兄也是他之福氣也!”皇甫嵩並沒駁朱儁的面子,很爽快地把孫堅一行人當奉命公幹處理。
說是說性情中人如此好聽,其實何嘗不是說孫堅很直,直得有點二。或者說皇甫嵩認為孫堅難成大器。
皇甫嵩自然不知道歷史上漢末三分,孫氏東吳有其一。就算知道也只會讚歎一聲:“老子英雄兒好漢,青出籃勝於籃也!”
孫堅之子孫策也有點二,但是架不住人家天生主角光環。麾下的文臣武將隨路撿,還帶兵攜物資來投。尤其還有個讓人羨慕不已的外接大腦,美周郎,周瑜周公瑾呀!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要知道歷史中孫權接手,東吳可是一應俱全。這還是在父兄皆短命的情況下。當然,對孫策之死,疑點重重,除了江東世家,連孫權這碧眼小兒也難逃嫌疑。
甚至孫策亡故後,孫權接位,周瑜不久也離開人世。關於周瑜之死同樣耐人尋味。說什麼周郎被氣死,簡直是個天大的笑話。
周瑜是何許人?人家是典型的高富帥,還多才多藝氣量宏偉,胸中有天地。出身豪門,周氏一族四世三公,比起汝南袁氏也不遑多讓。只是周家相對低調,不似袁家那麼喜歡營私結黨罷了。
既然周瑜不可能被人氣死,年紀輕輕又豈會因區區舊傷而復發身亡?蒙三歲小兒麼?真以為周瑜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
周瑜不但有武藝,還有不錯的修為。至少強身健體沒有一點問題。人家真是上馬可舞劍上陣,下馬揮毫撥墨。尤其他的統率能力,在歷史同期就無出其左右者。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宋代大詩人蘇東坡先生一首《念奴嬌·赤壁懷古》。讓後人吟唱了千餘年。詞中表達了周瑜是如何一個人,也無一不說明周瑜的統兵之能。
遙想當年,曹老闆正值巔峰狀態,率百萬雄師,挾平定荊州的大勝之威,意一舉打過長江統一天下。當時形勢何等緊迫?
不料被周郎以數萬之師,運籌帷幄,揮扇間讓曹老闆夢醒成空。赤壁一戰,讓曹老闆一統天下變得遙遙無期。以致曹老闆至死也無力南望。
喜歡我的三國有些亂請大家收藏:()我的三國有些亂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