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歷史軍事 > 我的三國有些亂 > 第462章 長安風雲(一)

第462章 長安風雲(一) (第1/2頁)

推薦閱讀:

王允的蠻橫無禮,讓年幼的獻帝心中無比怨念,卻敢怒不敢言。而皇甫嵩更是冷汗泠泠,王允說的是事實呀。

至於馬日磾和趙岐,都是人老成精,心中縱有萬千糾結,也不會宣之於口,最多搖搖頭,在心中嘆息一聲。

其中只有朱儁實在看不過眼,開口道:“太尉大人此言差矣!董賊未專權亂政之前,誰又知道他是這麼一個人呢?壽堅之所為算年少無知,不知者不怪。再說大人為了誅滅董賊一樣虛與委蛇過,這都是可以理解和原諒的。”

朱儁一樣是當前漢室戰功赫赫的名將,與皇甫嵩不同的是,朱儁不是見風使舵的騎牆派,而是立場堅定,旗幟鮮明的忠君愛國將領。

朱儁忠於皇帝,心懷漢室,是個純粹的職業軍人。朱儁基本上不參與朝堂的爭鬥或派系,今天之所以這麼說,除了與皇甫嵩交情不淺外,也是出於公心。

如果說王允想掌控朝堂,少不了需要軍方大佬的支援,而朱儁就是不二人選。最少在忠君愛國這一點上兩人是一致的。所以朱儁開口,王允不得不考慮一二。

朱儁見王允沒開口反駁,接著說:“西涼軍的悍勇是眾所周知的,並不會隨著董賊伏誅而有所改變。萬一處理不當,在有心人的挑唆下,十幾萬西涼鐵騎攻打長安,我們該拿什麼抵擋?”

“朱將軍多慮了吧?”王允笑了笑說:“董賊一死,西涼軍群賊無首已不足懼。何況我長安有王師數十萬,就算西涼賊子敢來,也可以殺他個落花流水,片甲不留!”

朱儁有如看白痴一樣看了王允幾眼,有點哭笑不得,不知該說王允天真還是真傻,最後嘆了口氣說:“太尉大人,兩軍對戰,決定勝負的不是人數,更不是信心和勇氣,而是後勤。也許大家都有不惜死戰之心,但是現在長安的狀況都清楚,將士們連飯都吃不飽啊!”

其實朱儁都說輕了,那裡是將士們的溫飽問題沒法保障,連當朝文武大臣都無法吃飽穿暖。這不單是董卓的搜刮和暴政,更是長安之外沒有上供啊,連規定內的稅收都沒有。

問題出在那裡?這是多方面的。天下戰亂不休,天災人禍不斷,民不聊生,大小世家又只顧自己,於是就這樣了。真是君不君,臣不臣,長此以往國將不國。

“朱將軍不必說了!”王允斷然止住了朱儁再說什麼,獨斷專行道:“大赦天下可以,獨不赦西涼諸賊,尤其是李儒,牛輔及李傕,郭汜,樊稠,張濟等。”

王允以為不計較西涼軍,只追究李儒等數人,不會有什麼難以承受的後果。這隻能說王允不明白西涼軍的結構,不清楚李儒及西涼諸將對西涼軍的掌控。王允也因此搭上了身家性命,這自然是後話。

王允這麼果決,年幼的獻帝劉協就算想說什麼,也礙於王允而默許。皇甫嵩就更不會說什麼,只怕惹火燒身。

至於朱儁,之前能開口說這麼多就難得了,再要他與王允爭執,真是想多了。另外的趙岐和馬日磾更是閉口不言,也不知這兩個老傢伙心中在想些什麼?

大赦天下這麼大的事兒,就在王允一言之下而決之。大赦天下的旨意很快傳出長安,傳遍天下。

……

大赦天下的旨意傳遍天下,自然也傳到了西涼,已經率兵退至陝西的西涼諸將不約而同找到了賈詡商討對策。

賈詡受西涼軍軍師李儒所託,有李儒的令信,在西涼軍中混得挺好,不但深得西涼諸將信任,而且生活得十分快活,還有單獨的府邸。

賈詡也知道長安近況,更知道王允借誅滅董卓之機大肆清除異己以及大赦天下,獨不赦西涼諸人之事。雖然說西涼軍從長安地區撤了,但是沒少留下探子,甚至還有許多讓人難以想象的死間。

賈詡似乎知道西涼諸將會來,早早讓管家辦好酒席,大開正門迎客。不大一會兒功夫,徐榮,張濟,李榷,郭汜,樊稠等西涼主要將領相繼而來。

“大家來的原因我清楚,是為長安方面的大赦天下旨意。”賈詡待眾人來後,招呼大家入席,舉起酒杯說:“大家先吃好喝好,之後再議。”

最新小說: 非典型原始社會 穿越之萬古明君 快穿:每次都在玩養成 小王爺威武 鐵十字軍旗永不落 勇者名叫惡龍 士頌三國 因為我是殭屍 大唐機械夢 娶個女鬼老婆 我的三國有些亂 來到明末 三國之我有屬性點 建安天下 大明:從少年天子到綜武盟主 工業中華 貞觀:我來自未來 太陽與雄獅 大明:天天死諫,朱元璋人麻了 漢末之海上霸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