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甄宓半天也沒聽到劉備動靜,不由側起小俏臉說:“侯爺哥哥,你不是天生奇才麼,怎麼為我吟首詩這就麼費勁?”
“侯爺哥哥?”劉備被小甄宓說得晃過神來,扯了扯嘴角說:“這個叫法挺新穎,不過無形中拉低了輩份。”
“輩份高有什麼好?”小甄宓嘟著小嘴說:“那有小輩們自由快樂無憂無慮。吶,你可別轉移話題好吧!”
“好吧,被你打敗啦!還是為小宓兒吟首詩吧!”劉備張口吟道:“八歲偷照鏡,長眉已能畫。十歲去踏青,芙蓉作裙衩。十二學彈箏,銀甲不曾卸。十四藏六親,懸知猶未嫁。十五泣春風,背面鞦韆下。”
“就叫《贈甄家小小姐》吧!”劉備想了許久,都沒有合適給這個年齡的甄宓的詩詞。至於說什麼《洛神賦》,還是算了吧,寫給現在的蔡琰還差不多。
這首詩是唐代大詩人李商隱的無題《八歲偷照鏡》。李商隱是劉備在後世個人最喜歡的詩人之一。而這首詩卻不是很愛,當時也只是覺得將一個女孩子的成長描寫得活靈活現,才記下這首詩。
一個女孩子,八歲之前不算,從八歲起,小姑娘就會喜歡偷偷地照鏡子,已經能把自己的眉毛畫成長眉。
到了十歲時,就會到野外踏青,想象著把荷花做自己的衣裙。十二歲時開始學彈箏,套在手指上的銀甲一直就沒脫下來。
十四歲左右時,要刻意迴避見到男性,連最親的人也不能見。這時她可能在猜想何時出嫁吧?
十五歲左右時,會偶爾在春風中哭泣,怕春天的消逝。她也會背對著鞦韆,莫名地多愁善感。
嘖!多麼傳神,又多麼地富有詩情畫意,將一個女孩子的成長描會得有如親見證明其成長。劉備不敢保證小甄宓一定會喜歡。
“八歲偷照境?本小小姐有這麼早熟?”小甄宓嬌嗔地說:“不過寫得好,姐姐們不就是這樣長大的。”
“我這樣吟誦一遍,你能知道是什麼字,又是什麼意思?”劉備對小甄宓的淡定表示懷疑,難不成小甄宓和蔡琰小時候一樣,聰慧得讓人絕望。
“差不多吧,就算有些差別,詩中之意我還是明白的。”甄宓點著小腦袋說:“進城後你為我書寫下來,你教我不就行了。”
“好吧!進城後我請小宓兒吃好吃的!”劉備撫摸了一下小甄宓的發角,哄小孩一樣給顆糖。
“咯咯!好啊好哦!”小甄宓到底還小,一聽有好聽的,撫著小手掌咯咯笑了起來,一行人向青州城而去。
公孫瓚將兵馬安置在城外,帶著幾個親衛就找到劉備說:“玄德,我什麼都不要,你只要把逍遙醇釀,尤其是神仙醉,給我百把壇就算了。”
劉備本想為小甄宓將《贈甄家小小姐》書寫出來,聞二貨師兄公孫瓚如此說,不由一樂道:“師兄,你知道一垃逍遙醇釀,特別神仙醉需要多少工藝和糧食麼?如今青州百廢待興,要解決兵馬和民眾的吃飯問題都老大難。”
劉備入青州以來,並沒有大刀闊斧改變什麼,主要是一入青州就對冀州用兵。劉備不敢因為自己在青州有舉動而導致爭奪冀州有什麼閃失。
劉備也在等趙雲和荀攸迴音,一旦不能順利接收褚燕部數百萬黃巾軍,別說治理青州,要平定青州都不容易。
因此劉備在青州一邊等爭奪冀州之戰的結果,一邊等趙雲和荀攸一行的結果,一邊暗地裡瞭解青州各地方勢力和民生民情。當然,也確實在釀酒。
逍遙醇釀總共三百壇左右,其中神仙醉才二十壇。除了糧食不足,生產規模也小。公孫瓚一口氣要百把壇,真是強人所難也。
“好吧!玄德你看著給,反正我是不能斷酒的。”公孫瓚耷拉著腦袋說:“回到幽州,有客討酒,我都不知該怎麼辦!”
“這樣吧,惡來陪師兄你去酒窖中,多少給我留點。”劉備何嘗不知師兄的大恩,就冀州四郡也不是百把壇酒能等價的。
“典兄弟,咱們走起!”公孫瓚歡喜雀躍,招呼著典韋,就要洗劫劉備的存酒,臨出門時道:“趕快把要寫的書信準備好,拉了酒我就走。”
“嗯!我就寫。”劉備應了一聲,在公孫瓚走後,就提筆寫了三封信。一封是給坐鎮漁陽的田豐,一封是給坐鎮涿郡的老師盧植,蔡邕,鄭玄三位大佬的,一封是給蔡琰的。
前兩封信劉備一筆而就,唯有給蔡琰這封,劉備幾度落筆,又幾次停頓。最後就寫了一首詞在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