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歷史軍事 > 我的三國有些亂 > 第429章 不堪一擊

第429章 不堪一擊 (第1/3頁)

推薦閱讀:

張飛和武安國及其部飽餐了一頓,稍作休歇後,就消失得無影無綜,連小隊斥候也沒留,似乎就從沒出現過一樣。

“咦!張飛那黑鬼那裡去了?”這讓準備正面突過去的張合和高覽百思不得其解,若非埋鍋造飯的坑灶餘火未熄,餘煙繚繞,高覽會以為見鬼了。

“從張飛表現來看,也是知兵之人。應該覺得戰之無益,又要保全佔領之地,才讓我們離開河間國吧?”張合聽高覽嘀咕,分析著道:“我軍五萬,劉備軍才一萬,我是張飛也會讓道。”

張合猜中了箇中原由,卻沒意料到己軍的結局。正如有人嘆息:“我猜到了開始和過程,卻萬萬沒想結局是這樣!”

高覽點了點頭,也認同張合之見。兩人廣灑斥候,率部小心謹慎地離開清河國,往河間國迤邐而去。

……

冀州,河間國阜城附近。

“啐,主公不是說冀州多名將麼?怎麼我進冀州這麼些日子,就沒好好打過一場呢?”華雄坐在馬上發著牢騷。

華雄在率部出征之前,劉備以防陰溝裡翻船,再三強調和反覆,冀州兵多將廣,尤其是名將無數,讓華雄小心小心再小心。

華雄率部進入冀州境內後,也確實謹慎小心。然並卵,諸如張飛,顏良等部在河間和清河攻城佔地不亦樂乎。華雄部就沒遇上過像樣的抵抗,幾乎遇上的兵馬都是一個衝鋒就沒了。

華雄沒遇上冀州軍主力部隊是真,華雄部兇殘也是原因。華雄所率的都是從西涼鐵騎中精選出來。西涼鐵騎可是當今天下的精銳,還是一路見血殺出來的。

冀州軍呢?除了麴義的先登營和張合的大戟士與西涼鐵騎有一戰之力。其餘的充其量是郡兵,守守城池維護地方治安還湊合,與西涼鐵一戰?真不夠人家一個衝鋒死的!

其實張飛和顏良部也沒撈到什麼像樣的仗打,不過人家佔了好多城池和地方,看上去就紅紅火火熱熱鬧鬧的。那像華雄一樣在冀州的清河,河間,中山等地無聊地遊蕩著。

華雄出發時,軍師郭嘉交待過。除非進攻三郡的三路兵馬有求援不然華雄就一直遊曳於這一線。阻止冀州軍救援這三郡,尤其是渤海郡,不能放一個冀州將士過去。

於是華雄悲催了,百無聊賴地坐在戰馬上發牢騷。最最重要的是,華雄來到劉備帳下後,有一點很清楚,就是不能擾民,別說燒殺搶掠,就是對民眾聲音大點,樣子兇惡點,劉備都會不高興。華雄是真的很無奈啊!

“都督,冀州軍都是膽小如鼠,見都督威武,鐵騎雄壯,那裡敢犯虎威!”華雄的親衛長聽到老大嘟囔,連忙湊近獻殷情。

“要說多少次,別叫我都督,叫我將軍。”華雄吹鬍子瞪眼睛地說:“我可是主公麾下的護騎校尉。”

華雄對劉備是十分滿意,從自己被俘後就一直優待有加,甚至之前的部下都歸自己率領。尤其這次出兵冀州,劉備就沒派一個將校與華雄搭檔或監視什麼,完全信任華雄。

如果說西涼兵一向是兵匪,燒殺搶掠是家常便飯,那麼這次兵出冀州就是表現得十分君子,說是人民子弟兵一點也不過份。實在是華雄摔了狠話,有誰擾民,殺無赦!

衝著劉備的欣賞和信任,華雄是真不敢讓部下犯劉備最在意的錯。若部下真的擾民,傳到劉備耳中,劉備不必責罰,華雄都會急得跳樓。

這就是劉備對部隊洗腦的成功之處。劉備常訓示所部的一句話:“冒犯我劉備可以,冒犯民眾就不行。誰踐踏民眾,就不是我劉備的兵。我不罰你,由民眾審判你。若你不死,就自動離開。”

目前而言,劉備對其部要求嚴格的一點就是擁民護民愛民。萬民即天下,天下即萬民。這是劉備及其麾下所有將士的共識,也是劉備治下所有人的共識。

十幾年如一日,劉備時時提天天說,才達到今天這一效果,將其部洗腦成功。大環境如此,連二十萬西涼兵也迷途知返,由匪兵變為人民子弟兵。

冀州軍民不瞎,對劉備軍的表現看在眼裡,表現出來的就是沉默和不反抗。以致張飛部和顏良部沒費多少功夫就佔領了清河和河間兩地大半地區。華雄也閒得發黴。

“還有,多盯著點一向手腳不乾淨的傢伙,發現就嚴懲不貸!”華雄所部,除了老部下,更多的是其他西涼諸將的部下。

就西涼兵而言,上至董卓和李儒,下至西涼諸將,從來只看戰果,打勝了就好,至於戰時燒殺搶掠什麼,都是睜隻眼閉隻眼。被欺負的敢怒不敢言,上頭又不聞不問,以致西涼兵匪性十足。

“將軍,知道知道!”親衛長點頭如搗蒜地說:“我們是正義之師嘛!”

“別貧了!雖無敵情,但不能掉以輕心。”華雄正色地說:“此次出兵冀州,是我們投效主公以來的首戰,必須打得漂亮。”

“將軍!”親衛長突然正經地說:“我入伍十年,大小血戰參加無數,人間永珍見過不少。自從轉投玄德公麾下以來,那怕行軍生活有點枯燥乏味,但是內心十分安寧平和。這種感覺賊好!”

最新小說: 這裡有家咖啡廳 1644我的帝國 非典型原始社會 穿越之萬古明君 快穿:每次都在玩養成 小王爺威武 鐵十字軍旗永不落 勇者名叫惡龍 士頌三國 因為我是殭屍 大唐機械夢 娶個女鬼老婆 我的三國有些亂 來到明末 三國之我有屬性點 建安天下 大明:從少年天子到綜武盟主 工業中華 貞觀:我來自未來 太陽與雄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