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若先生,我們現在去那兒?”荀彧和黃忠陶醉了一番,黃忠才說:“也不知道侯爺他們在青州還順利否?”
“漢升兄放心,有幾十萬兵馬往青州一擺,有奉孝在,有侯爺在,我想不到青州境內有什麼擺不平的人事。”荀彧十分淡定地說:“我們現在去西街甄府。”
中山無極甄家就像後世那些有錢人一樣,在全國各地都有產業和房產,甚至可以按氣候變化而有所選擇。冬春在南,秋夏在北,就不要多說有多爽了。
甄家在鄴城就有不少產業,還有一座正式的府坻。甄逸夫婦就沒少時間長居於此。如果說冀州是中原的中心,那麼鄴城就是冀州的中心。
甄家至甄逸這一代算是人丁興旺,甄逸有三子五女。在歷史中有二子早亡,五女甄宓名垂青史。而如今,有幸華佗出手,不但甄逸本人身體安健,連二個兒子也健康無比。
甄逸三子是甄豫,甄儼與甄堯。另外還有五個女兒分別是甄姜,甄脫,甄道,甄榮,甄宓。其中最大的甄姜在涿縣,最小的甄宓才八九歲。
甄宓是公元183年1月26日,即光和五年十二月丁酉出生。甄母張氏在懷甄宓之時,每天晚上睡覺的時候,都覺有人把玉衣蓋在她身上,大家對此都很奇怪,也覺得所懷的孩子必定不凡。
甄宓若三歲的時候,有聞名天下的相士劉良為甄家的子女看相。其時劉良指著甄宓對大家說:“這個女孩貴不可言!”因此,甄宓從小到大都受到甄家特別的愛護,更沒人敢戲弄於她。
就在今年,甄府外有耍雜技的,甄家的幾個姐姐都上閣樓觀看,只有她沒去。甄姜等幾個姐姐觀賞完雜耍就奇怪地問甄宓:“宓兒,你為何不去看雜耍呢?”
甄宓反問道:“這雜耍難道是女孩子該觀看的嗎?”甄宓一聲反問,讓甄姜等幾個姐姐無言以對。不過幾位姐姐更加認為小妹甄宓不凡。
甄宓很小就喜歡看書讀書,到了七八歲時,凡是她看過的字文都記得。還經常用她哥哥的文房四寶寫字。
她哥哥甄儼等就對她說:“你應該學習女工。讀書學習,想當女博士嗎?”
甄宓答道:“聽說古時候賢惠女子,都學習前人的經驗,用來借鑑。如果不讀書,又拿什麼借鑑呢?”幾位哥哥亦無理反駁,從此一家人都無比重視甄宓。
漢末天下大亂,災荒連年,百姓們為餬口活命紛紛賣掉家中值錢的東西。當時甄家有大量的穀物儲備,就趁機收購了很多金銀寶物。
才七八歲的甄宓看到這種情形,便對她母親張氏說:“亂世求寶,可不是善策啊!一個人本來沒有罪,但因擁有一件珍寶便可能被定為有罪,這便是人們通常所說的因財喪身。再說眼下眾多百姓都在飢餓之中,不如將我家穀物開倉賑濟四方鄉鄰,這才算是一種惠及眾人的德行。”
甄母張氏甚異之,與全家人商議,都認為甄宓說得有理,是個好主意,於是將家中的糧食全部無償分發給鄰里鄉親。
嗯,這是在冀州關於貴不可言的甄家小女甄宓的種種傳說。荀彧和黃忠不清楚,他們只知道冀州甄家是鉅富之家,其女個個國色天色,最小的貴不可言。
西街甄府很好找,甚至都不必打聽,西街最繁華地段,一座巨大的宅子十分顯眼,上書甄府兩個字。甄府大門是敞開的,門前有四個彪形大漢。
“甄家果然不愧是冀州,乃至大漢天下的五大富豪之一。能在這寸土寸金的位置下偌大的府地,又豈是一個富字能言盡。”荀彧站在甄府門前有點感慨。
潁川荀家也是當今大漢天下的世家豪門,按影響力和底蘊就不是甄家所能比擬的。決定一個家族的興衰絕對不是錢財,而是人才。荀家近幾代牛人無數,隨便拿一個出來都是左右時局的人物存在。
這也是甄家無比重視甄宓的根本原因。貴不可言,說白了就是王妃皇后,就憑這點足可保甄家百年無虞。而對於荀家而言,百年之內不考慮興衰,要計較就是三五百年或上千年的屹立不倒。
“官商結合自古如此,若沒官家背景,豈不時時得擔心被抄充公。”黃忠多有聽劉備和田豐等人討論這些,十分順溜地說道:“歷史中可不少傢伙這麼幹。”
“咦!漢升兄真知灼見啊!”荀彧雙眼一亮,隨即反應過來道:“士農工商,社會地位就決定了許多東西。也只有在侯爺治下才可能相對的平等和公正。”
“是呀,主公常說勞動最光榮,只要是靠自己辛勤勞動所得都是值得肯定的。人生來平等,只是各自的資質和環境決定了以後的生活和成就。主公就是創造一個讓人人平等生長髮展的大氛圍。”黃忠對劉備的有些言論記得很清楚,甚至理解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