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天空就飛灑了幾點小雨,讓原本戰雲密佈的虎牢關上空更加陰暗,更加讓人覺得壓抑。
袁紹及一眾諸侯皆是一身甲冑,各自指揮著自家精選出來之精銳,扛著雲梯和巨型檑木向虎牢關洶湧而去。
袁紹仗著人多勢眾,進行的是無差別攻城的方式。也就是說不分主次強弱,沒有什麼佯攻或主攻的區別,十一路諸侯就從十一個地方攻上去。
本來是不止十一路諸侯兵馬的。汜水關去了六路諸侯,虎牢關前剩下十三路。長沙太守,烏程侯孫堅這路肯定不算。人家都被打了個半殘,正需休養生息。最主要的是孫堅不想打了,要打也是打醬油。
劉備和公孫瓚名義上是兩路諸侯,其實是一路。公孫瓚從始至今都在打醬油,吃吃點心品品酒,一任事務皆由劉備負責。所以就只有十一路兵馬。
其中曹操這一路兵馬算佔了個小便宜,負責用巨型檑木撞關門。只見許褚和夏侯惇兩將領著三千士卒,扛著檑木豎著堅盾,雄赳赳氣揚揚打頭。
後面是各路扛著雲梯,執槍握盾的諸侯兵馬。有二千,也有三五千不等,約莫四萬左右兵力參加這次攻城首戰。當然,預備可以隨時參戰的兵力就有四十萬之多。
人上千不見邊,四萬人一齊出動就十分壯觀了。從天空往下看,有如波浪般湧向虎牢關,隨時可以將虎牢關淹沒。
“進攻!”袁紹拔出佩劍,向天空一揚,下起了總攻命令。隨即戰鼓大作,伴隨著驚天動地的喊殺聲,虎牢關攻防戰拉開了序幕。
“來了!”一臉淡然而冷漠的神色,虎牢關守關主將徐榮手按劍柄環視西涼諸將說:“各司其職,按之前所議而戰。”
在之前徐榮就定下了戰略戰術。守住關隘為主,消滅敵方的攻城力量次之。這是徐榮的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戰略方針。如有可能,以徐榮為主的西涼眾將希望就這麼對峙著,不打更好。
徐榮的戰術很簡單,其核心是半渡而擊之,也就是說等聯軍爬上雲梯再打。一定要攻之有效,絕不可浪費。徐榮是想以有限的守城材料,發揮至最大效果。
虎牢關內準備了不少的石塊,金汁,滾油,圓木,箭矢。不過徐榮心中有底,一旦虎牢攻防戰曠時日久,再多的材料也會不夠用。
徐榮是總指揮,負責排程。對諸將都有明確的分工,關隘每段有人負責守備,各段皆有預備隊,可以說是分批次輪流戰鬥。既可節省體力,又不會亂套。
“喏!”西涼諸將恭聲應諾。如果說之前對徐榮的統帥能力還有所懷疑,那麼在徐榮指揮若定,條理分明的排兵佈陣之後,眾將是心悅誠服。
西涼皆將剛各自進入位置,虎牢關的聯軍已經在喊殺聲中發動了攻關戰鬥。一排排高高的雲梯已搭上了關牆。無數的悍勇之士爬上了雲梯。
“關上守將徐榮真不可小覷!”當聯軍將士爬到雲梯上半截時,關上還不見反應,這時在後方觀戰的郭嘉不禁對劉備說:“這虎牢關難攻也!”
“是啊,從容不迫,臨戰不亂,真乃大將之才。”荀彧也開口道:“侯爺之前所說徐榮才是守關的關鍵,果不其然也!”
“徐榮之能自不用說,有徐榮率三十萬大軍固守虎牢關,我們誰也別想從虎牢關過。”劉備肯定地說:“當然,聯軍可以萬眾一心,將士用命,也是有機會的。”
就在劉備和兩位軍師感慨時,關上的西涼軍開始了反擊。一張張雲梯被推倒,聯軍將士就像下雨一樣哇哇呀呀從雲梯上往下落。一支支利箭往下射,無數的聯軍將士被射成了刺蝟,紛紛跌在地上。
從雲梯上落下的,多半隻受點傷而不會死。那些中箭的跌下來,多半就死了,只有少些幸運者只受傷而沒死。
最恐怖的是圓木和石塊,一般的聯軍將士被砸到,就是非死即傷。所有諸侯中,只有劉備軍算暫時無傷亡。甲厚盾堅之下,一般箭矢無功,從雲梯上落下來也死不了。
第一批爬上雲梯的將士眨眼間就被打了下來,還落了一地的屍體和傷兵。戰鼓在擂,第二批聯軍將士又義無反顧地扶正雲梯,搭上關牆,繼續向關上攻去。
“這些雲梯還是挺不錯的!”劉備看見雲梯承受這麼重也不見折斷,倒地扶起還可用,不禁好奇地說:“是不是特殊材料所制?”
“主公,並非特殊材料所制,而是雲梯製作前,木料經過了桐油的泡製。雲梯製作好後,又經過了長期的溫養。”黃忠聞言,解釋道:“這樣的雲梯堅固又韌性十足,刀槍難斷,摔之不壞。不過最怕火燒。”
劉備是真不知道這些,接著又問:“漢升,內氣外放境界的好手可以順著雲梯一鼓作氣衝上關麼?”
“可以!就是練氣成罡境界者,會提縱術就可以順著雲梯上關或下關。”黃忠點點頭,繼而又搖搖頭說:“不過沒有意義啊!守關者不會讓你輕鬆上去的。不管是槍林還是箭雨都讓人冒不了頭。再說好手又有多少?全部衝上關都不能改變戰局,面對成建制的精銳,能全身而退都要靠運氣。”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也未必,如果有一百個黃將軍衝上關去,徐榮也該頭痛了。”郭嘉異想天開地說:“一百個趙將軍或典將軍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