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天剛亮,就有親衛向董卓稟報,幷州牧丁原率三萬幷州狼騎在城外搦戰,點名要誅滅董卓。
“豈有此理,丁原匹夫安敢如此欺我!”董卓勃然大怒,一邊歇斯底里叫罵,一邊傳來李儒,召聚在洛陽的西涼將領,準備出城教訓不知進退的丁原。
西涼軍二十餘萬,並沒有全都駐紮在洛陽城附近。如徐榮,張濟等皆在駐守洛陽城附近的關隘。董卓帳下也僅西涼三傻李傕等人,兵力也不過三,五萬。剔除佈置城防的兵力不算,董丁雙方兵力相約。
董卓和李儒率三萬西涼鐵騎出城,與丁原部對陣。董卓駕馬越陣而出,對方丁原也駕馬出陣數步。丁原還面跟著騷包的呂布。
只見呂布束髮金冠,身披百花戰狍,穿著唐猊鎧甲,腰繫獅頭寶帶,手持方天畫戟,好不騷包!
丁原勒馬而停,依如昨天宴席上一般,手指對面的董卓,聲色俱厲咬牙切齒地怒斥著:“家國不幸,閹宦弄權,以致天下紛亂民不聊生。你董卓算什麼東西,也敢妄言廢立,禍亂朝廷。”
沒等氣得渾身顫抖的董卓回話,丁原身後的呂布已經持戟躍馬向董卓衝殺了過去。董卓見呂布氣勢洶洶迎面殺來,那裡有空開口回話,驚慌失色地掉轉馬頭逃回本陣。
幷州軍中的魏續見狀,唯恐呂布單人匹馬吃虧,一聲令下,幷州狼騎全軍向西涼軍掩殺了過去。將是兵膽,有呂布為鋒頭的幷州狼騎,有碾壓前方一切敵人的氣勢。
“保護將軍,全軍後撤!”匆促之間,李儒也來不及組織有效的抵抗,更別說排兵佈陣,只好護著董卓邊戰邊撤。
不是西涼軍不及幷州軍,而是誰都沒料到騷包呂布突然發難。連兩軍主帥話都沒說完,就開打。李儒很想問呂布:“你講點規矩好不好?”
呂布當然沒回答,而是一馬當先殺得不亦樂乎。是役涼州軍大敗,連洛陽城也來不及進,直接敗退三十餘里才安營紮寨。而丁原部也在相距不遠處安營紮寨相對。
說是涼州軍大敗,其實雙方傷亡不大。也就是呂布率部砍死了數百名斷後的涼州軍將士。這是在涼州軍猝不及防的情況下,不然勝負難料。
不過戰場不是兒戲,勝就是勝,敗就是敗,只看結果,不講什麼過程或客觀原因。反正無數明裡暗裡關注這場兩虎相爭戲碼的人,都只知道丁原的幷州軍大勝。
涼州軍安營紮寨後,董卓並沒有自亂陣腳,這次之所以輸,董卓十分清楚原因。再說死幾百個士卒,董卓還真沒放在心上。董卓從容不迫地召聚眾將議事。
西涼諸將來到主帳,紛紛向董卓請罪。董卓大手一揮道:“諸將不須自責,是呂布那廝不講規矩,搶得先手小勝一場罷了,無妨無妨!”
“勝敗乃兵家常事,下次把幷州軍按在土裡磨擦就行!”李儒也雲淡風輕地開口道:“不過幷州飛將呂布確實勇武,我涼州軍裡就沒有能勝之將。”
“文優說得沒錯,幷州軍不足為慮,可慮者唯飛將呂布一人。”董卓掃視了眾將一眼說:“大家說說該如何對付呂布這廝。”
董卓此刻對能擁有一個超級打手的執念又無限滋生著。西涼第一勇將華雄實在不夠給力。如果有一個類似如呂布的猛虎,今天就不會如此狼狽。這是董卓的怨念。
昨天董卓讓李儒想方設法對付呂布,可是時間太短,智高如李儒者也一時之間沒有太好辦法。有許多事情必須需要一定的時間來完成。
“呂布者,勇武無雙,見利忘義,反覆無常。要降伏其人,非蠻力可為,必以名利誘之才可見功。”李儒及時提示著,這算是已有對付呂布的大方向,只是一時不知從何下手。
董卓和李儒說完,帳內眾將都在思忖著。突然一將越眾而出施道:“主公,軍師,勿憂。末將與呂布呂奉先同鄉。亦知其勇武而無智謀,見私利而忘大義。我憑三寸不爛之舌,可說服呂布拱手來降。”
董卓聞言狂喜,一看其人乃虎賁中郎將李肅。董卓盯著李肅說:“軍中無戲言,你如何說服呂布那廝?”
李肅不敢大意,認真地回話:“主公,還須赤兔寶馬。以寶馬重金以結其心,我再巧妙遊說之,呂布必反丁原,來投主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