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有禮,在下舒縣周瑜!”周瑜知道是聚仙樓主事的人,不過還真不認識。這時周瑜和孫策都沒有成人取表字,也只有這樣自我介紹著。
“可是周異公之子?”魏老闆態度十分恭敬地問,見周瑜微微點了點頭,語氣無比親熱地說:“在下小姓魏,這是魏家一處小小的產業。周少爺能來,足讓小樓生輝也!”
魏老闆一開口,周瑜就知道這魏家的來頭。江東有本土四大家族,比周瑜周家不如,比孫策孫家卻有過之。當然是說目前的狀態,等孫家一統江東,自然孫家更強。
江東本土四大家族分別是虞魏陸顧四家。在歷史上虞家代表人物有虞翻,魏家有魏騰,陸家有陸遜,顧家有顧雍。當然,除了這四家,還有朱家張傢什麼。如朱家有朱冶和朱桓。
這些家族之所以成為大家族,可以說都是公器私用的結果。本來是隸屬於國家的軍隊,經過這些家族幾代人的統領經營,都變成了私兵。手中有武裝力量,那麼什麼身份地位財富權勢都有了。
歷史上東吳的將領基本上都有私兵,只為本人和家族的權益而存在。這也是東吳只能守成而無法開拓的根本原因。孫家對東吳的兵將並沒絕對掌控,更多的是妥協和合作。
可以說江東的這些家族是江東真正的主人。他們的觸角在江東無處不及,滲透進了江東這片土地的方方面面。無論誰要動這些家族的利益,都是觸一發而動全身的事,沒有絕對的實力,誰也討不到好。
後世有不少史學家認為,孫策和周瑜之死都疑點重重。與江東世家有莫大的干係。雖然說沒有真憑實據,但是自由心證也足矣。最少兩位少年英豪的早逝是他們希望的結果。
或句話說,江東世家的眼界就侷限於劃江而治偏於一隅。而北方世家從來是一統天下。眼界決定成就,舞臺限制發揮。就算南方有天下頂級智者,也發揮不了天下頂級智者的水平。
周瑜牛不牛?整體綜合實力可排名為天下第二望一。結果呢?三十六歲就重病而亡。三十六歲就重病而亡?這是一個多麼好笑而荒謬的結局。
陳登牛不牛?最少可以排進天下頂級謀臣前二十名以內。結果呢?終其一生也沒邁出徐州這一畝三分地。這是典型的因為家族而受限的頂級謀臣。還一有魯肅,二張等等,都是被限制發揮的牛人。
再看北方的頂級智者,不論是擇主有誤的田豐,沮授等,還是潁川一批頂級智者,如荀氏荀彧,荀攸,陳群,郭嘉,戲忠等等,莫不是以一統天下為志願。
相比之下,高低立判。是南人不如北人麼?非也!眼界,心氣,抱負,就決定了發揮和成就。這讓人無可奈何,又是事實。
三國群英中,綜合實力排名第一的肯定是諸葛亮。政略軍略都達到了非人的地步,無二錯這一評價足以說明許多。若非蜀國後期勢微,天知道諸葛亮能逆天到什麼程度。
在同等資源情況下,諸葛亮只會越打越強,最後碾壓對方。那怕在資源不對等的情況下,司馬懿也是一再忍讓,最後熬死諸葛亮才一展雄風。能蹲廟的十哲就沒有易與之輩。
為了家族和自身利益錯了嗎?沒有啊!最少人之所以存在,就因為有家和家族。俗雲人不為己天誅地滅,誰又能苛責那些為己為家族的人呢!
為了己身和家族利益而不顧國家和民族的利益,這又錯了。沒有國家依託,就不可能有家族世家的存在。只有個強而有力的國家和民族,才可能有衣食無憂的世家。
當世家和國家的利益高度統一時,被此都有裨益,彼此互為動力。當利益發生衝突,矛盾日益具體化,這時就彼此傷害,彼此難容。
漢末這個時期,是家族與國家民族利益產生衝突的高峰,更是考驗人心人性的時刻。歷史中算是為了家族利益而不顧國家民族利益,世家把漢室弄得名存實亡,而又不能一舉定乾坤。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其結果就是悲劇了,先是長達百餘年的諸侯爭霸。再是整個國家和民族重大苦難的五胡之亂。有人說是後頭的漢人弱了,才讓諸胡乘機而入,這真是扯淡。若非戰亂太久,人口銳減,區區外胡能過長城?開玩笑呢!
嗯,以上這些都是扯淡,更是閒篇。且說歷史上有記載的一件小事。話說三國時期的孫策坐擁江東,欲殺魏家的魏騰,卻被孫母死諫。
孫母站在井邊對孫策說:“如果策兒你殺了魏騰,那麼江東所有世家都會反對你。孫氏在江東的基業也就傾刻化為烏有。”
“魏家是江東世家之首,江東世家從來都是抱團取暖。策兒你若執要殺魏騰,就是逼阿母投井先死!”孫母一番言語,道盡了江東世家的根深蒂固,已不是暴力可以剷除的錯綜複雜的一股勢力。
在父親孫堅陣亡,母親在孫策心中的地位無可替代的情況下。孫策妥協了,不僅僅妥協於親情,更妥協於江東世家。
從此一件事中,不僅說明世家的影響力,更註定了東吳最終結局。只能偏安於一隅,不可能劍指中原一統天下。
同時因為孫策展現或暴露了打破世家掌控江東的意圖和決心,也種下了孫策英年早逝的禍根。江東世家豈能容一個不要世家的江東之主?不除之而後快才怪。
周瑜稍稍一愣神,亦回了一禮道:“魏家果然家大業大,能名震江東並非幸致。由此聚仙樓就可見一斑,叨擾叨擾了。”
“那裡,那裡,比之周家三世二公,真是螢光之如皓月!”魏老闆謙恭地說:“請,請,請上二樓雅座聽風閣就座!”
魏老闆身為魏家頭面人物,對荊揚一帶的英雄譜自然心中有數。無論是新晉的吳郡孫家,還是底蘊深原的廬江周家,都是敬而遠之。能相交更好,不能也絕對不能交惡。
諸如聚仙樓之類的產業,魏家從不指望帶來多少利潤。只為打探訊息為家族趨吉避凶,或為家族網羅一些人才。這與劉備的逍遙酒樓同出一轍。
不同的是劉備的逍遙酒樓更具影響力和凝聚力。而且逍遙酒樓為劉備創造了不少利潤。用日進斗金絕對不為過。
喜歡我的三國有些亂請大家收藏:()我的三國有些亂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