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堅也不負眾望,幾場戰鬥下來,桂陽的周朝部被絞殺一空,連賊首周朝也沒逃過被孫堅一刀梟首的命運。半月,僅僅半月,讓桂陽郡軍民束手無策的周朝叛亂就成了歷史塵埃。
孫堅平定周朝之叛亂後,並沒有指桂陽軍政指指點點,甚至沒多作停留。在桂陽人們感謝聲中又向臨郡零陵進發。
在零陵上演著同樣一幕,都是孫堅及孫堅部華麗麗的表演。不同的是這次零陵的賊首郭石被孫堅活捉了。這可比一刀梟首更讓人振奮,孫堅決定將郭石押回長沙當眾公審,以警示世人。
又在零陵人們的掌聲中,孫堅押著郭石率得勝之師凱旋迴歸長沙。至此,長沙,零陵,桂陽三郡一片清明安寧,孫堅也算是威鎮三郡。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孫堅當然不知道正因為今日之義舉,為自己兒子日後的基業打下了什麼樣的基礎。日後孫策平定此三郡,只是把父親孫堅之名一提,三郡就是孫策名下的領地。嗯,這又是後話。
……
話說區星,周朝,郭石三個傢伙。其中區星是個地痞青皮,而周朝是個蠱惑人心的遊方道士,只有郭石是個讀書人出身。
郭石今年二十六歲,也生得一表斯文。這傢伙與大良賢師張角的情況有點像,都是不得意的落第書生。相同的還有都揭竿而起,不同的是規模大小不一,影響也各異。
相對而言,張角所領導的黃巾起義已觸動了大漢的根基。而郭石所領導的起義連零陵一郡都未憾動。就算罪行有大小,卻都是誅連九族之行。
當然,如果說造反成功,又當別論。成王敗寇,歷史從來都是由勝利者書寫,失敗的人都被釘在歷史恥辱架上。這些就不說也罷。
現在是郭石起義失敗了,連本人也被孫堅生摛活捉了。明天一早就要被在長沙菜市口當眾斬首以示。就算是官逼民反又如何?就算郭石一心為民謀生路又怎麼樣?
“郭石,明天就要被問斬,好好吃一頓吧!”孫堅讓人備著美酒好菜,親自送至關押郭石處。
“孫太守是來郭某人的狼狽樣麼?”一身青衫的郭石並不見悲苦,反而問候老朋友一樣對孫堅說:“如果說孫太守來看笑話,那麼就真錯了。”
“哦!”孫堅不以為意地說:“郭石,你知道我為什麼沒有在戰場上砍了你麼?”
“孫大人難道不是為了彰顯你武功蓋世麼?”郭石挑動了一下眉毛說:“難不成孫大人還想招降於我?”
郭石是書生出身,也有書生意氣,卻也君子六藝都修為不錯。那怕不是孫堅的對手,但絕不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反而是心性堅毅,手段高絕的讀書人。
“因為我從側面瞭解過你郭石以及所部的所作所為。最少還算有一些底線和原則。”孫堅嘆道:“是故我沒一刀砍了你。”
“有區別嗎?士可殺不可辱!”郭石傲然地說:“魚肉百姓,燒殺搶掠,欺婦凌弱豈是我輩之所為!”
“唉!”孫堅長長地嘆了口氣說:“你說得沒錯,可是你的方式方法錯了!”
“所以呢?我郭某人就非死不可!”郭石為自己斟了杯酒,擦了把嘴巴說:“孫大人別枉費口舌了,我們道不同不相為謀。你可以砍下我的頭,卻別想說服我!”
喜歡我的三國有些亂請大家收藏:()我的三國有些亂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