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歷史軍事 > 我的三國有些亂 > 第251章 陳曦病重

第251章 陳曦病重 (第1/2頁)

推薦閱讀:

黃巾之亂暴發後,潁川書院就關門停學了。這實屬無奈之舉,潁川地區是黃巾之亂的重災區。這裡黃巾軍眾多,漢室朝庭也派重兵在此平亂,雙方在潁川大打特打。

戰亂從來是讓人們避之猶恐不及的人禍,更是讓一個地方從繁榮走向凋零的原因。相比於歷史同期而言,現在潁川算還好,並沒有死太多人,各種人為的破壞也不嚴重。

尤其在波才部隱藏於山林,張寶部全軍覆沒後,潁川基本上恢復了正常的生活狀態。可是潁川書院要重新開門開講,還是遙遙無期。

潁川是四戰之地,黃巾之亂就首當其衝,這是有識之士的共識。是故潁川書院解散時大家走得很徹底,也走得很遠,主要是天南地北走得到處都是,一下子要都回潁川真不是易事。沒有人的話,潁川書院又如何開學?

潁川書院的老師們基本上遠走了,連學生們也散了大半。當然還有部分學生沒有走,除了說家在潁川,還有就是不宜背井離鄉。其中就包括陳曦,戲忠,郭嘉等。

為什麼說不宜背井離鄉?原因有很多,主要因為身體不好和貪窮。戲忠就向來身體不好,郭嘉也是弱不經風,陳曦最近也病了。如果說走到半路而送命,還不如呆在家裡不動。所以他們都沒有離開潁川。

陳曦到底什麼病,陳曦自己都不太清楚。在缺醫少藥的漢末,像陳曦家這樣的家族支脈,似乎沒有太好的辦法。要錢不多,人脈也匱乏,一旦不知名的大病來襲,基本上靠熬,要不憑自身抵抗力和免疫力痊癒,要不就一命嗚嗚!

時近年底,天氣越來越寒冷,陳曦的病也有加重的跡象。這對於日漸衰敗的陳曦家來說,無疑如雪上加霜。

陳父在幾年前就去世了,留下的一些人情人脈也在陳曦進穎川書院時用盡了。連家裡的傭人都走得差不多了,止剩一個老管家陳伯和一個歌姬兼侍女的陳蘭。

陳曦不比陳群,陳曦是陳家的支脈,屬於那種全家都沒了,也不會引起家族半點反應的型別。而陳群就不同,陳群是陳家主脈及嫡系,是當下一代陳家家主培養的。

陳群也不負家族培養,從小就表現得驚才豔豔,才思敏捷,見識不俗。反倒是陳曦,表現平平,除了說不笨,也沒有什麼驚人之處。

好在陳曦有幾個要好的同學,如郭嘉,如戲忠,如荀彧等。班長荀彧自黃巾亂起就去洛陽奔大侄子荀攸去了,郭嘉家貪,父親去世得早,只有孤兒寡母,想走都沒法。戲忠也是家貧,想走也沒地方可去。

“陳伯,麻煩你把郭嘉叫過來。”陳曦躺在床上,有氣無力地對老管家交待。

“公子,別說麻煩,我會快去快回的。”老管家心頭梗悶得很,自從陳父過世後,陳家是一日不如一日。類如陳伯這樣的依附之人,家興才有地位和麵子,是與主家休慼與共的關係。

“陳蘭,好好照顧公子。”陳伯臨出門,也不忘叮囑侍女陳蘭好好照顧陳曦,才心思重重地走。

“陳蘭,辛苦你了!”陳曦笑了笑,溫和地對陳蘭說:“如果你有什麼可投靠的親戚,儘可自去,公子我這病可能沒得好啦!”

“公子,陳蘭生是陳家人,死是陳家鬼!”陳蘭伏地哭泣道:“承蒙老家主收留於我,才免於餓困而死,陳蘭豈是忘恩負義之人。”

“別哭!”陳曦從床上掙扎而起,看了眼這個比自己稍大點,而且有幾分姿色的侍女陳蘭,苦笑道:“走了也好,剩下的都是忠誠可靠的。”

在陳父去世後,偌大的陳家走得只剩下陳伯和陳蘭。嗯,還有個重病的陳曦和一匹以前陳父從涼州帶回的瘦馬。

“我不哭!”陳蘭聽陳曦沒有趕自己走的意思,才從地上爬起來,擦拭了把淚水,斟了杯茶水遞給陳曦說:“公子你也要振作,不說別負公子之滿腹經倫,也要重振陳家聲威!”

陳曦接過茶水,有點小感動地說:“陳蘭你放心,公子絕不放棄!”

“這才對嘛!”郭嘉的聲音從門外就傳了過來:“只有救不了命,那有治不好的病!只是沒遇上好的醫者。”

最新小說: 芳魏 大明:家父九千歲 明末的王樸 大漢在逃天子 重生大明當昏君 末世之雍正帝妃傳 攤牌了我是假太監 全球戰國 山寨小相公 三國裡的MC玩家 大秦之我被祖龍偷聽心聲 這裡有家咖啡廳 1644我的帝國 非典型原始社會 穿越之萬古明君 快穿:每次都在玩養成 小王爺威武 鐵十字軍旗永不落 勇者名叫惡龍 士頌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