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鐵,盧大人離任,我們該怎麼辦?”柯南離開郡府後,滿腦子漿糊地問:“怎麼盧大人說離仼,我會心中空落落的?”
鐵北看了眼這滿腦子盡是肌肉的兄弟,認真地說:“因為盧公執政九江郡,讓我們兩個部落逐步遠離了茹毛飲血的山林生活。現在也算日出而作日落而棲的田園生活。”
在盧植入九江之前,兩個部落也有部分極少數人下山與漢族人一起生活,不過是淺嘗即止。一般是為了交換生活必需品什麼的,來山下走一趟又回去。
如今不同,兩部落的人都下山過,甚至有超過一大半已經在山外定居。盧植給予了部分田土,讓他們一邊耕種一邊狩獵。這與兩部落的人們生活得到了極大改善,更對盧植感恩戴德。
盧植所執行的是民族融合之策略,也是根本解決民族問題的辦法。後世也是這樣才徹底解決諸多的民族問題。文化的入侵和同化遠比暴力鎮壓更有效更徹底。
這個時代漢文化是璀璨的文化,沒有之一。只要外族融入漢族中,不要過多久,他們就會成為徹徹底底的大漢子民。沒有完整的文字和文明是傳承不下去的。
“老鐵,那些田土是否會被收回?”柯南小心肝亂顫地說:“繼任者會不會歧視我們?”
在農業社會中,土地和產出永遠是主題。甚至可以說只要有糧食,所有的問題都不是問題,都可以解決。連柯南這等粗人都知道田土的重要性。
“我也不知道!”鐵北迴望了一眼郡城,嘆了口氣說:“交待部落所有的人都要小心謹慎,一旦有風吹草動,就全部隱入山林。當然,一切照舊才是我希望的哦!”
鐵北已經做好了兩手準備,相對於幸福生活,還得有命享受才行。前車之鑑,也不可不防。
“老鐵的意思是怕繼仼者對付我們?”柯南見鐵北點點頭,拍了拍腰間的彎刀,惡狠狠地說:“我就不相信繼任者會比盧大人更能打,我會砍得他哭爹喊娘。”
柯南是粗人,卻也粗中有細,還有一雙明亮的眼睛,知道誰好誰壞。他為了部落眾人,更有一顆勇敢的心,也有敢於犧牲的精神。柯南也許不是一個好首領,卻是一個讓眾敬重和信服的首領。
“好!老柯心中有數就行!”鐵北笑道:“到時見機行事就行,現在我們要做的是通告族人和三天後歡送盧公。”
……
盧植離仼之訊息瞬間傳遍九江郡,乃至整個揚州。人們議論紛紛,說什麼的都有。人們腦洞大開地傳說著種種版本。
有人說盧植在九江執政其間的一些政策已經觸及了紅線,中央才把其調離。意思是盧植離仼後,九江會大變,這讓人們人心慌慌。
有人說當今重開西園,盧植沒有上交份子錢,所以撒職另賣高價。這種說法雖然扯淡,卻是部分真相。甚至九江商賈欲集資為盧植買回郡太守一職。
盧植婉轉地拒絕了,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其中牽扯了太多政治的因素,盧植不想牽害無辜的人。誰說盧植迂腐,他只不過不屑為之,對一切洞若觀火。
有人說盧植只所以調離,是來自前張太守背後勢力的報復。其實這真的沒道理,前張太守已經身死,而且他不佔大義。為了一個千夫所指之罪人,誰會對付天下大儒盧植?不是對付不了,而是不值當。
除了說不同版本,人們說得最多的還是盧植的好,說得最多的還是不捨之情。盧植執政九江邵以來,九江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九江郡從戰亂之地變為荊揚一帶的富庶之地。人們豐衣足食,手頭寬裕。人人心中有杆稱,明白誰是誰非,也知道美好生活來之不易。
相對而言,漢代的重點在北方,北方佔著百分之七十的人口。權力中心也在北方,連資源也在北方。南方除了荊揚一帶,基本上是不開化的不毛之地。嶺南一直是流放之地。
只有後世的人才知道,真正把南方開發出來會是如何一番景象?蘇杭熟,天下足。湖廣熟,天下足。無不說明南方這片土地是如何的豐饒。
後世南方佔著百分之七十的人口,最多的時候過六,七個億。而現在呢?整個南方人口二千萬不到。北方也不過三千多萬。這也是沒有被瘟疫和戰亂糟蹋的情形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