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牛山,是距廣宗城北二十幾裡地的一座小山。山不高,但勝在林深樹密,宜設伏狙敵。皇甫嵩和朱儁就在此擺下五萬重兵,張網以待只等張角部從此過。
結果也正如皇甫嵩和朱儁所料,張角部從廣宗城北門突圍,就真的向伏牛山而來。最先撞入伏牛山中的是張梁及其所率的五萬先頭部隊。
在風雪之中,山間小道更顯難行,張梁率部一路撞撞跌跌沿山間小路而行。雖然說難行,但是也算安全地前行。不久張梁率部順利地穿過了伏牛山中間最險峻之處。
“通知後面輜重部隊可以進山。”張梁穿過伏牛山後,就命令部下的傳令兵通知後面的隊伍,表示伏牛山安全。
對於張角部來說,中間四十萬人和糧草輜重才是根本。甚至張梁所部就有炮灰的意思。先頭部隊就是用來探路探險的。
傳令兵很快把伏牛山安全的命令傳達到了。趙祗,陳敗,萬秉,吳桓四個渠帥毫不猶豫地命令部隊進入伏牛山中。趙祗打頭,陳敗和萬秉居中,吳桓押後。
四十萬人多不多?反正伏牛山中山道間塞滿了人。說句玩笑話,隨便從山上推塊石頭下來,也可以砸死幾個。就算閉上眼睛朝山道間射一箭,也可射中人。
“啷啷啷!”幾聲鑼響,山兩邊滾下無數的巨石和巨圓木。一時之間慘叫聲不絕於耳。居中的陳敗和萬秉肝膽俱裂,厲聲催促部隊向前突圍。
可是風雪之中的山道本就難行,何況兩邊還有伏兵。所以命令是徒然的,部隊的傷亡迅速攀升,片刻之間已傷亡上萬。
前頭的張梁和押後的張角都獲悉伏牛山的戰況。兩兄弟除了乾著急,還真是一籌莫展。伏牛山的地形地勢和天氣就決定了想救援也有心無力。就看這陷入山中的幾十萬人自己能突出多少。
巨石和圓木不但砸死砸傷不少人,而且把前進和後退的道口都堵塞了。前進和後退無路,至於說衝上山,那是活得不耐煩了。四十幾萬人有如無頭蒼蠅在山道間來回亂竄。
“搬開石塊和圓木,兩邊掩護!”打頭的趙祗嚷叫命令黃巾士卒們不計傷亡開啟求生的通道。
部分黃巾軍衝向前搬開石塊和圓木,部分黃巾軍舉著盾擋住來自山兩邊的攻擊。還好山上不再滾石塊和圓木,僅僅是箭羽。
在掩護的黃巾士率付出不少的傷亡後,前方的石塊和圓木被清理一空。趙祗連忙指揮倖存的人馬透過,至於說物資,能帶多少算多少吧。
“唉!”山邊的密林中,奉皇甫嵩將令負責埋伏狙擊的將校嘆了口氣。實在是黃巾軍太多,多到他無法全殲之。石塊,圓木,箭羽都有限。他也不敢下令將士們衝下去,只能眼睜睜看著黃巾餘部逃出生天。
“將軍,我們已經盡力了,再說戰果也夠輝煌了。”一名副將安慰地說:“我們才五萬人馬,現在山道間黃巾軍最少伏屍二十萬。”
兩名將校相視一笑,笑容中略有點無奈。
“司馬俱,帶人搬開堵塞進山的圓木和石塊。”張角臉色更見蒼白地安排著:“李條,帶人殿後。不出意料,皇甫賊子該帶人追趕上來了。”
還沒等司馬俱帶人搬開進山道的石塊和圓木,後面就傳來了陣陣馬蹄聲,追兵就要來了。
“好快!”張角嘀咕一聲,倒也從容地布兵列陣,等待皇甫嵩部的追兵到來。
“天公將軍,你和小姐先進山,這裡由我擋住即可!”李條見司馬俱已經帶人清空了進山的道路,帶著決死的語氣建議著。
“不,李條,你帶寧兒先走,讓我來會會皇甫嵩!”張角臉色突然紅潤起來,豪氣萬千地說:“兩軍相拒日久,還沒有真刀真槍戰過,本將軍心有不甘呀!”
“父親!”張寧才明白父親為什麼蒼白的臉色會突然紅潤起來,這是準備出大招對付追兵啊。出大招的代價是燃燒生命,而張角又還有多少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