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嵩部下不失為漢室精銳,面對火箭洗地,並沒有慌亂,而且集精會神舉盾或揮動刀槍,憑多年作戰的本能,把火箭一一彈開或格擋。第一輪火箭所造成的傷亡只是十位數。
可問題是第二輪,以至十輪呢?誰能保證都能一一避開。何況黃巾軍在四周堆放了柴草,草堆後是冰冷的刀槍!大有全殲皇甫嵩部之狠勁!若無外援或奇蹟,皇甫嵩部今夜難逃全軍覆沒的命運。
城頭上的朱儁正在調兵遣將,準備拼死出城救出陷入人海戰術中的皇甫嵩部。卻被一人極力攔阻。
攔阻的人不是別人,而是一直跟隨朱儁打過來的孫堅孫文臺。歷史中孫堅是個狠人,生於155年,卒於191年。
孫堅逞吳郡富春人,系春秋時期軍事家孫武的後裔。東漢末年將領、軍閥,《三國演義》中吳國的奠基人。
孫堅容貌不凡,性闊達,好奇節。孫堅少年時即為縣吏,膽略過人,十七歲在錢塘江上斬殺江海大盜,由是聞名地方,被召為假尉。
孫堅十八歲參與平息會稽許昌起義,以功,任為鹽瀆丞。幾年後又調盱眙縣丞,再調下邳縣丞。
就在今年孫堅奉命隨中郎將朱儁鎮壓黃巾軍。孫堅是勇猛不凡,但是朱儁部卻是大敗而困長社。
“將軍,就算把兩萬餘將士全投入戰場也於戰事無益。就憑目前戰場態勢,咱們能守住長社城就是大功一件!”孫堅抱拳為禮道:“最少長社城在,對黃巾賊眾也是種威脅和牽制,望將軍三思!”
“文臺呀,吾何嘗不知,可是不發兵救皇甫將軍,道義上說不過去。萬一皇甫將軍有不測,吾怕一輩子都不安心呀!”朱儁嘆了口氣說:“人生在世有些時候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呀!”
朱儁對這個奉詔跟隨自己一路征戰的孫堅好感十足,引為心腹愛將。孫堅不但人生得英武,而且身先士卒十分勇敢,武藝又高。一把古錠紫金刀是舞得虎虎生威,亦殺敵無數。
“將軍之言有理,恕屬下直言,戰場不比尋常,不可能容下太多美好的想法和願望。”孫堅面色堅毅地說:“如果說將軍一定要派兵出城救援,那麼屬下願拼死前往!”
“文臺,你可想清楚,出城救援很可能會戰死的!”朱儁十分欣賞地說:“也許我們都會戰死於此役,不過吾不勉強於你!”
“馬革裹屍,戰死沙場!吾平生之夙願也!”孫堅豪邁地說:“還望將軍成全!”
最少在漢末這個時期尚武之風猶濃。漢朝的將士在戰場上是悍不畏死的!如皇甫嵩,朱儁,孫堅都是如此。只要後方沒人剋扣軍糧軍響之類扯後腿的行為,漢軍就無不勝之理。
不過怎麼說呢,當朝腐朽了,在國庫空虛之下,有再能打的將士又能如何?邊境上三日一小戰,五日一大戰。國內各處暴動起義,各世家強豪甚至養寇自重以達私慾。
當日盧植去九江平叛就是一紙詔書,若非劉備運作,連五千兵馬都沒有。更別說糧草輜重啦!這次鎮壓黃巾起義又是如此,給爾等一個名頭,別的什麼自己想辦法。
說來話長,其實朱儁和孫堅也就稍稍交流了幾下。朱儁準了孫堅的請求,讓孫堅帶著本部之餘,又調拔五千步騎伺機而動。
孫堅本部有千餘人,更有數員得力的干將,如祖茂,黃蓋,韓當,程普,朱治等,都驍勇無比。加上調拔的五千人,就有六千餘眾,只待有機可乘就殺出城去。
就在這一會兒功夫,城外的戰場又起了變化。圍著的黃巾軍可不會等救兵來救,而是可勁地向皇甫嵩部射火箭,扔火引等易燃物。
光是火箭就讓捱不住,何況諸多易燃物被扔了進來,皇甫嵩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增加死亡。第四輪火箭過後,皇甫嵩部傷亡過萬!
“啊!”皇甫嵩仰天長嘯,有種死在泥腿子手下的不甘而憋屈的鬱悶,嘆道:“難道吾今葬身於火海?真玩火自焚也!”
“將軍,突圍吧!不然都必死無葬身之地!”在皇甫嵩身邊的將校急聲叫道:“那怕死在衝鋒的路上,也好過等死啊!”
不光是主帥皇甫嵩憋屈,連一眾部下也不服。本來是想火燒黃巾來著,這下倒好,自己要被燒烤豬啦!是人就不服好吧!
在《三國演義》中本來是好端端的一把火燒掉長社的黃巾,也成就皇甫嵩和朱儁兩人赫赫威名。與歷史不同的是,這次長社可不止波才一部,還有張梁和張寶近五十萬黃巾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