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以早晨飲酒不利於身體健康,欲說服酒癮太發的鄭玄。不料被鄭玄一句朝聞道夕可死懟出了內傷。
既然先生都把飲酒上升到道了,劉備沒理由捨不得一壺酒來衛道不是。嗯,這些都是扯淡。長者欲,劉備是不敢不滿足罷了。
“好酒。”鄭玄飲了一口典韋捧過來的仙神級逍遙醉,挾了幾顆青豆扔進口裡,唧唧滋滋幾聲後,非常滿足而愜意地發表達了首次調研後的長篇大論。
“以前幾十年喝的都是什麼哦,還說什麼飲三百杯,都算怎麼回事?玄德呀,且不論你在涿郡執政以來做得如何,就這酒和早點就足以稱道。”鄭玄回味無窮地講。
“今天我不和你討論你所謂的新政,也不和你說我之所見所聞所感。我只想聽聽你的終極夢想或藍圖。或者說以涿郡為代表的幾十萬民眾會達到什麼樣的生活狀態?”鄭玄並沒有刻意迴避諸多的弟子們。
劉備萬萬沒想到鄭玄會如此直接和果決。今天這架勢無異於把自己放在火上烤,利弊各半,難以言明。
現在這四合院內除鄭玄師徒眾人,還有蔡邕,華佗,趙雲一家子,以及一群大小美女等。也就是說劉備的回答,劉備的志向都將傳遍天下。
“先生。”劉備定了定神,肅然地向鄭玄施了一大禮,在鄭玄點頭後才開口道:“治下之民皆衣食無憂,有書讀,有田耕,老有所依,少有所養。士農工商人人平等。”
“好。”鄭玄站起身鼓著掌,卻半點喜意也無地說:“玄德夢想是極美,讓我也不由心生嚮往。可惜的是,夢雖好,卻易碎。”
“勻田和打破知識壟斷,說說很容易。玄德呀,你知道要面臨多大的阻力嗎?士農工商中,只有士族一直有鯨吞天下之心,之志,之能。其他三者,不能給你多大的助力。”鄭玄藉著酒意道。
“要改變人的心氣,需要一代或無數代人的努力,也許需要幾十年,上百年,乃至千年才行。”鄭玄苦笑了一下道:“我窮其一生又改變了多少人?”
“你樓桑村劉氏出了個五百年才可能出現的不世之才劉玄德。天下又有幾個劉玄德?”鄭玄語不驚人死不休地說:“不說士族為難你,就說你死了之後,何人可以為繼?”
鄭玄之意,劉備非常明白,也是劉備自穿越以來一直思考的問題。劉備所要達到的目標,可是中華民族經過千多年的努力才做到的。把千多年的時間想縮短到十年或幾十年,肯定困難重重。
鄭玄考慮的,所言及的。蔡邕曾說過,華佗也講過,田豐也提過。他們所言所慮都沒錯,不足之處還是眼界問題。他們的所見所知侷限了他們。
眼界決定高度,並不是誰都會具有千多年的歷史沉澱,並不是誰都站在千餘載光陰巨人的肩膀上仰視眾生。他們眼中的天下就是大漢版圖及四周點點,而不是全世界。
在這圓圓的地球上,中原多大?大漢帝國多大?有更大的亞州,有更大的歐亞大陸,有更廣寬的大千世界啊。
要知道這世界多大,中華民族需要多人,又要多少代人的努力才一探究竟?也許,那時回首看看當初現在,會說聲人們目光短淺麼?
“玄德你笑什麼?”鄭玄本來正等著劉備的回答,心中十分期望劉備有讓人驚喜的回答。不料見劉備在失神發呆,還傻笑著。
“先生,弟子只是想起曾經有人講過的一個小故事,故而發笑。”劉備又是一禮道:“先生容我與大家分享這個小故事,再回答先生所問可好?”
在鄭玄點頭下,眾人集精會神時,劉備講起了這個小故事。
有一隻青蛙生來就在一口井裡。有一天,有隻小鳥飛來,落在井沿上。
這隻青蛙就問小鳥:“你從那兒來呀?”
小鳥回答說:“我從天上來,飛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來找點水喝。”
這隻青蛙說:“朋友,別說大話了!天不過井口那麼大,還用飛那麼遠嗎?”
小鳥說:“你弄錯了,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哪!”
青蛙笑了,說:“朋友,我天天坐在井裡,一抬頭就看見天。我不會弄錯的。”
小鳥也笑了,說:“朋友,你是弄錯了。不信,你跳出井口來看一看吧。”
……
劉備講完這個《坐井觀天》的小故事,並沒有說講完了,也沒有接著說下去。這時四合院裡靜悄悄一片。
四合院裡的眾人,不吹牛皮的話,代表了當今大漢天下的精粹。有當世頂尖智者,有當世各大世家子弟,有寒門代表,更多的是廣大黎庶之中的精華人物。
他們對劉備所講的小故事都有各自的解讀。那怕他們知道劉備口中的青蛙就是指他們,但是他們並沒憤慨,而是有許多的反思。
“備哥哥,這隻青蛙跳出了井口麼?你倒是接著說呀!都急死我啦!”黃彩蝶不依了,那有故事說到最關鍵處斷章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