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德為何不說話?難道說青州褚燕部真的很厲害?”荀彧見劉備出神,想起下午劉備說過褚燕部不錯之語,不由驚問道:“不知如何個厲害法?”
劉備是心有千千結呀,不由苦笑道:“黃巾之亂遲早會平定,褚燕部最多佔山為王,都不足為慮!我想的是平定叛亂後,天下就真的太平了!?”
“平定了叛亂反而天下不太平?玄德說笑了吧?”荀彧有點不可思議地說:“當今聖上會吸取教訓引以為誡吧!肯定會讓民眾休養生息,天下太平則可期矣!”
歷史中在黃巾之亂中,劉焉建議改刺史為州牧,各州州牧可以開府建制,組建軍隊。在平定黃巾之亂後,各地州牧太守之流並沒有解散軍隊,而是擁兵自重。這是由漢末走向三國亂世的主因。
與此同時,靈帝這貨做了個英明而偉大的決定,解散中央軍。好吧,就算國家財政沒錢,國庫空虛,也不至於連數萬中央軍也養不起吧?萬一京機重地有點緊急狀況,真要去調邊兵或各州郡的地方軍隊。
果然,何進這豬頭身為大將軍,在靈帝兩腳一蹬後,為了對付十常侍為主的宦官集團,竟然捨近求遠把西涼董卓調入京城。不但何進先一步跟靈帝而去,而且董卓把洛陽搞得雞飛狗跳。至此漢室名存實亡!
有了董卓亂政在前,各地諸侯紛紛藉口誅董卓而起兵。十八路諸侯在虎牢關前上演了一場沽名釣譽的真人秀。
董卓一把火把繁華的洛陽付之一燼,然後帶著搜刮的財富和人口退避至長安。十八路諸侯轉頭就各自發展自己的實力和擴張地盤。
“太平可期?文若,只怕太平再不可期!”劉備正色地說:“人一旦嚐到絕對權力的滋味是欲罷不能。為了平黃巾之亂,各地地方官員和強豪都會組建軍隊。就算平息了黃巾之亂也不會解散軍隊,而是擁兵自重,從此戰亂四起!”
“當朝下詔會有誰敢不解散私兵?這可罪同造反,是誅滅九族之罪!”荀彧心知劉備之語可能成真,還是希翼地說:“漢室餘威還在,沒有誰敢逆天而行吧?”
“他們有充足的理由和可操作的手段啊!”劉備勾著手指數落著:“如養賊自重,如賄賂當朝權貴,如施字訣等等。重點是當朝派系林立,爭鬥不休,只怕無睱顧及地方啊!”
劉備沒說的是靈帝命不久矣!靈帝一死,上至朝堂,下至地方都會亂套。最終連一眾大臣和新皇都沒飯吃,又何談其他?
荀彧聞言,半響也沒有回話,劍眉深鎖,一雙睿智的雙眸中竟然出現一絲迷惘。心繫漢室的當世頂尖智者荀彧一時間找不到破解之途,這是多麼痛的領悟?
“玄德你會擁兵自重麼?”荀彧心中被苦痛撕扯,他是多麼希望劉備斬金截鐵地回答不會!可是可能嗎?
“文若,接下來就是人吃人的時代,沒有一絲實力,我該如何保護家人,愛人,友人,以及天下需要保護之人?”劉備很現實地說:“沒有絕對實力,所有的追求都是鏡花水月。所謂的公平公正都是扯淡!連命都保不住,又何談理想和幸福快樂?”
劉備頓了一下又說:“我之擁兵自重,必是為了大漢,為了大漢子民。那怕會讓我左右為難進退不能也誓之不變!”
“我明白了!”荀彧點了點頭說:“如果說日後正如玄德所料,各地諸侯擁兵自重,戰亂不休,而當朝又救無所救。那麼荀彧必追隨玄德麾下,為大漢,為大漢子民而戰!就算相隔萬千山水,千萬城關也風雨無阻!”
正因為荀彧對劉備有了深刻的理解,才知道劉備這個漢室宗親的潛力有多大。劉備為大漢之主,荀彧是可以接受的!重點是荀彧覺得自己在劉備身邊,日後對付世家也可以盡力把握在分寸之內。
歷史中為何荀彧會選擇曹操?荀彧是沒辦法呀,環顧宇內,唯曹操可能一掃八荒一統天下。雖然說荀彧鬱郁自盡而終,但是曹老闆至死也沒稱帝!晉位魏王是名至實歸吧!
而同時劉備在那兒?又在幹什麼?在東奔西竄,將不過關,張,文不過簡,乾,連塊安身之地都沒有。這時的劉備又如何入得了王佐之才荀彧的眼?
“呃!”劉備有種被天上掉下的陷餅給砸昏了的錯覺。這峰迴路轉得讓劉備張著口,死活說不出什麼來。
人生中有許多時候都是如此,當痛苦或幸福來得太快太猛烈,都會讓人說不出話來。那怕說些什麼也會詞不達意!劉備這時太抵是如此情形。
“怎麼?玄德不歡迎我?還是說玄德的大業我幫不上忙?”荀彧明知劉備是激動得說不出話來,還是似笑非笑地打趣說:“不如回去下棋吧!”
劉備完全不知道荀彧有試探之意,連忙急道:“我得文若,有如先太祖得子房,有,有,有如周武王得子牙公也!有如虎添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