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劉備召會的目的。讓大家清楚立場,主張,目標。也定下日後對外的方針和政策。也有讓新入夥的張飛和關羽明白的意思。
劉備說完,關羽和張飛卻有點木。他們萬萬沒想到劉備對黃巾軍持贊同和支援的態度。看看其他人一臉淡然的樣子,倆兄弟互望一眼,關羽開口了。
“大哥,你可是漢室宗親呀?這樣妥嗎?”關羽站起身,十分嚴肅認真地問:“還望大哥為小弟解惑!”
關羽是有命案在身,也對貪官汙吏不滿。但是他從沒想過造反,也忠於漢室。應該說強漢四百餘載可不是說笑的。只要讀了詩書典藉之人,都有會一種忠心報國的思想。
劉備也知道關羽會問,關羽可是熟讀春秋,千古忠義化身之人。不問不惑就奇了個怪!劉備今天也有說服關羽的信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二弟問得好!”劉備招手讓關羽坐下,端起身邊的茶水猛喝了一口說:“在坐的每一個人都是天下萬民中的一個。也是由千萬個你我而組成家國天下。咱們換位思考下,當活不下去時,怎麼辦?”
“也正因為我劉備是漢室宗親,所以才更看不得民不聊生,看不得官吏不作為,還欺壓黎庶。”劉備有點恨意地說道:“多少平民一輩子辛苦耕種,最終連田地沒了,自己也變成了佣農。為什麼?”
“餓死種田的,冷死織布的!這就是當今大漢天下的真實寫照!這難道不應該改變嗎?”劉備最後說:“我無心反漢,只有心重整大漢,讓萬民安居樂業!”
“大哥!”關羽和張飛同時站起來說:“一切由大哥作主!”
關羽和張飛都有種拔雲見日的感覺。大哥劉備不反漢,只是有強漢和改變世道的崇高理想。嗯,原來人可以有這麼高大上的理想。或者說大哥做皇帝就挺好!
關羽和張飛表完態後,顏良,文丑,徐晃也紛紛效忠。至於典韋,他就是劉備的影子。至於黃忠,他就是劉備的總教頭。華佗和蔡邕笑而不語。
“好!那就說說我們對黃巾軍的態度和原則!”劉備滿意地點點頭,把自己具體想法和觀點說了一通。
黃巾起義之初是積極向上的,在張角病逝後才變為流匪禍害。如果說開始是針對漢室官吏,那麼之後就純粹是搶搶搶,殺殺殺,燒燒燒,不分好壞貧富,沒有目標,沒有紀律,沒有組織了。
於是劉備在目前把眾人武裝起來,保衛家園。對黃巾軍持中立態度,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咱們井水不犯河水最好。萬一犯來了,殺之!
萬一真的敵對,原則是少殺多納降。在這時代,人口才是根本。扯下頭上黃巾,黃巾軍可都是青壯,更是大漢的子民。
“武裝大家雖好,可是鎧甲武器不足!”黃忠對於劉備名下的軍用物資瞭如指掌。
二貨師兄公孫瓚留下一千套甲冑,劉備也拼命貯備。可是沒有足量的鐵,沒有良匠的情況下,也就沒辦法武裝更多的人。
劉備現在最多的是錢糧,也只是相對而言。如果說打兩場上萬人的戰役,那麼劉備就會一夜回到解放前。
無米難為巧婦之炊。眾人皆無好辦法,除非現在官府下撥一批甲冑兵械,不過,這是不可能的。
至少目前劉備的聲望,地位,資源,潛力都上不了檯面。別看劉備似乎少年多金,有漢室宗親,空頭侯爵等。還不如盧公弟子,蔡公萬卷藏書來得實在。
當然,劉備身邊的一眾人才是最大寶貴的。可是別人不知呀!所以說這時候劉備的任何言行舉措都無關大局。歷史該怎麼發生發展,還是怎麼發生發展。
“無妨,能武裝多少算多少,目前只需笑看烽煙起!”劉備不以為意地說:“到時有人會助之!”
眾人在不解中分頭行事。見多了劉備的未卜先知,未雨綢繆的神奇處,眾人連問也懶得問。
喜歡我的三國有些亂請大家收藏:()我的三國有些亂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