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兩個仙人長期駐紮在旁邊,劉備是一無所知。就算知道也無所謂,兩個不同世界,或者說不同生活空間的人,知道又如何?
就連黃忠和典韋全神戒備了一段日子,因一無所獲而不再如此小心。只有天天做賊,沒人天天防賊的道理。劉備如是說。
轉眼間,時間的巨輪滾過了公元178年。進入公元179年,今年大漢天下不太平。除了幾個州鬧災荒,還有邊章、韓遂叛亂。這叛亂還聲勢挺大,鬧得多地不太平。
“玄德!玄德!”某日清晨公孫瓚就大呼小叫地來到劉備家門口。
原來朝廷從幽州徵發三千精銳騎兵準備平叛。並給予公孫瓚都督行事的符節,統帥此三千騎兵。
劉備知道二貨師兄真正要飛黃騰達啦!史資中記載公孫瓚率軍到薊中時,有漁陽人張純引誘遼西烏桓首領丘力居等叛亂,攻佔右北平郡,遼西郡屬國的城池。
公孫瓚就以三千騎兵追討張純等叛賊,立下戰功,升為騎督尉。
與此同時,屬國烏桓首領貪至王率眾歸降公孫瓚。公孫瓚又升為中郎將,封為都亭侯,進駐屬國。
在此後的五六年間,公孫瓚就一直率部與北方遊牧民族爭戰不斷。而且所向披靡戰無不勝,逐漸坐大,隱約間有幽州王之勢。最終自然是與袁紹爭北方之主。
“恭喜師兄!師兄本就應該屬於戰場,上戰場必定會立不世之功!”劉備真誠地說:“師兄征戰中若有什麼需要小弟的事情,傳個訊就行!”
“真的?”公孫瓚轉著眼珠兒說:“師弟,這酒要保證供用行嗎?師兄把戰利品相抵如何?”
“沒問題!”劉備頓也沒頓一下就答應了,接著說:“俘虜也行!”
“胡人你也要?”公孫瓚太吃一驚地說。在這貨眼中,胡人就不是人!也只有死了的胡人才最乖!
“是的,所有胡人俘虜都要,胡人的女人更好!小弟還可以讓人來接俘如何?”劉備本著讓師兄少殺生的目的和增加勞動力的想法建議道。
“廢物利用,一舉兩得!”公孫瓚嘀咕幾句,雙眼放光地說:“中!師兄就不殺俘虜,都換美酒挺好!”
“對啦!玄德你也家業不小,師兄留點甲冑和兵械於你,組建支護莊隊吧!”公孫瓚輕描淡寫地把一千套兵甲武器留了下來。不過把劉備的存酒都搬空啦!
這漢末來講,地主強豪世家都有或多或少的私奴私兵。不過沒有達到黃巾之亂後的那麼誇張。
“師兄!謝謝!”劉備一直想組織自己的一支武裝力量。可是人和武裝都缺,這下好了,有武裝就不怕沒人。
“謝!咱們是兄弟。以後別說這些廢話!”公孫瓚大氣地說:“有釀美酒送師兄就行!”
“嗯!”劉備想了想又問:“師兄走後誰任涿縣縣令?”
“管他呢!愛誰是誰吧!”公孫瓚不經大腦地說,隨後又一拍腦袋說:“師弟你太小,不然舉下孝廉,花上點錢買個郡守或縣令噹噹都行!”
“小弟是怕師兄所執行的政略都化為烏有!涿縣剛剛有點起色的民生民情轉為虛無!”劉備還真怕來個花錢買官的草包做涿縣縣令。
“這個師兄還真沒想到!”公孫瓚在屋子裡轉了幾圈,甩了甩頭說:“算啦!玄德你也不必盯著涿縣這一畝三分地,大漢大著呢!你不是胸懷天下嗎?眼光放遠點!”
公孫瓚一話驚醒夢中人。劉備這才知道自己被感情侷限了,總放不下這生長之地!一直認為該從家鄉做起才對。其實只要人在,從那裡開始都行!
男兒志在四方,劉備胸懷天下。何苦執著於一城一地,以天下為棋盤才能執棋縱橫!
“對!師兄放心去征戰,小弟保證美酒不缺!”劉備雄心萬丈地說:“有朝一日,咱兄弟並肩而戰!”
“這就對啦!師兄明天就出發,美酒就都捎走了啦!讓人跟去拉一千套兵甲吧!”公孫瓚只在乎美酒,其他的一文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