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不行,從此以後這酒師弟要管夠!”公孫瓚用舌頭舔了下唇邊說:“香而夠勁!正適合苦寒的北境!”
幽州是大漢十三州中最北邊的。而且算是最小,但是邊境線很長。這與其斜長的地形有關。與幽州接壤最多的自然是鮮卑。
“沒問題!這酒讓弟兄們上戰場前飲上幾口禦寒最好!”劉備滿口答應道:“不過師兄必須答應小弟一條,就是絕不能喝醉。”
公孫瓚點點頭,舉起酒樽對白馬義比們大聲道:“弟兄們,乾杯,今天大家開懷痛飲!”
所有的白馬義比整齊地站起來,都舉起酒杯唱喏:“義之所至,生死相隨!蒼天可鑑,白馬為證!”
“諸君,吾軍雄壯否?”公孫瓚才兩杯下腹,就已經開始講酒話。這百十號人也可以稱軍?
白馬義從到擴建到三千餘騎的巔峰時期是可以稱軍。因為其時還有許多拱衛的步騎相隨。三千白馬義從最少有上萬或幾萬的步騎隨從。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真乃吾大漢之雄兵也!”蔡邕對於摯友盧植的這名大弟子是相當滿意。或者說只要是對抗外族的兵將,蔡邕都喜歡。這貨那怕差點流放,還是心繫大漢。
“將軍之士卒應該十分善射,連虎口也已成痂!令在下十分敬佩!”華佗從來都觀察入微,這望聞問切的功夫什麼時候都不拉下。
“吾白馬義從以速度快,善騎射,刀出無回,一往無前而令諸胡喪膽!白馬所至之處,諸胡皆避也!”公孫瓚已經完全醉了,連白馬義比的特點也摞了個乾淨!
“師兄,白馬義從是精銳沒錯,可是有一不足之處!”劉備有點不合時宜地說:“防禦不足!”
“師弟放心,白馬義比只要想跑,這天底下就沒有追得上的騎兵!最多打不過一走了之!”公孫瓚本來一驚,聽完後舒了口氣地說:“嚇師兄一跳!”
“這樣說吧,在速度和防禦上只能二選一。而在草原上,速度才是制勝的關鍵。”公孫瓚接著說:“師兄可沒辦法讓身著重甲的騎兵快起來!”
公孫瓚的戰術就是比敵人快,快到敵人沒反應過來就夠已砍死敵人。這貨還解釋了在一定速度下,白馬義從可以免疫一般箭矢。他們能聽風辨位,從而提前規避箭矢。
“如果不在平原,面對的又是重甲強弩的部隊,師兄你該如何破?嗯,想跑都難。”劉備想起這在歷史中曇花一現的精騎,不無挽留之心。嗯,應該說是私心。
“破不了!為什麼說想跑都難?既然能衝上去,自然能撤下來!”公孫瓚並不知道自家的白馬義從就是這麼全軍覆滅的。這時十分奇怪地問劉備。
“原因很簡單,除了地形不利於騎兵運動,重點是身後就是自家的本陣,可能步騎都有。”劉備試著假設道:“很可能連下令讓開道的時間都沒有。”
歷史中公孫瓚和袁紹爭雄於北方,白馬義從遇上了命中的宿敵,麴義的先登死士。在厚盾重甲破甲箭的先登死士面前,白馬義從只有敗退一途。
最可悲的是敗退都無路,把自家本陣衝個七零八落?最終免不了全軍覆沒。公孫瓚也失去了北方的統治權,繼而退出歷史舞臺。
公孫瓚的敗亡是註定的。而讓後人唏噓的是與之一併消亡的騎兵精銳白馬義從。
“那該怎麼辦?”公孫瓚驚得一身冷汗,幾分醉意也恁地消散。
喜歡我的三國有些亂請大家收藏:()我的三國有些亂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