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言不可盡信!吾不過多看強記罷了,當不得顏莊主謬讚!”蔡邕笑呵呵地說。一點也沒有當世大儒的架子。有如一個鄰家大伯大叔一般。
蔡邕給顏莊主的兒子取名只是個小插曲。接下來才是活動的開始。一夥人分兩拔,一拔是以蔡邕,華佗,顏真,劉備為主的清談人士。另一拔是黃忠,典韋,顏良,文丑為主的論武人士。
華佗不但是良醫,也是個有大學問的人,加上他遊醫天下見多識廣。應該說一個好醫者就沒有不是知識淵博的傢伙。
顏真敢從顏家分出一支來到官渡,自然不是等閒之輩。除了說豐厚的家資,本身也是見識不凡的。
至於蔡邕和劉備就不用說了,一個當世大儒,一個後起之秀。四個傢伙相談甚歡,太有相見恨晚的味道。
而在顏家莊的練武場上,顏良和文丑自然心癢難熬,一到場都先後急不耐地請教與他們差不多大的典韋。
典韋的武力值直逼內氣外放的巔峰,但是卻讓人死活看不出來,只有交上手才能體會其兇殘之處。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毫無例外,今日練武場上又多了個人形凹陷。性急的顏良又被典韋雙戟打壓成人形地標。顏良這回倒沒有突破的跡象,但也收穫良多。
“不過癮,不過癮!”典韋把顏良打入地表,又向文丑招招手道:“看你這大鐵槍不錯,上來讓俺掂量掂量!”
顏良躺在地上差點一口老血噴出。下山以來,顏良一直以為自己有兩把刷子。不料先是被年長的黃忠打得沒脾氣,後又被差不多大的典韋錘得沒話說。顏良暗暗發狠,一定要達到內氣外放的境界。
“典兄弟是天生神力,所有的氣都練入了四肢百骸。也算另類的一種與內氣外放差不多的境界。”黃忠知道典韋比較粗獷,所以解釋道:“可以這樣說,在當今天下就沒有步戰可以穩勝典兄弟的人。”
在後世評價三國英雄時,就一句話說:“馬上呂布,馬下典韋!”。從中足可見典韋之強悍。如果典韋不是死得早,三國史上必有更濃墨重彩的一筆。
顏良一聽,氣順了點,略有狼狽地從地洞裡爬出來,毫無形象地一屁股坐在地上,準備旁觀文丑戰典韋。
“典兄弟,不才文丑討教高招!”文丑耍了個槍花道:“此槍名曰剎那!吾還有一弓名曰雀舌!”
文丑是青州丹平郡紫陽關人氏。文丑有二絕,一個是他的槍術,他使的這柄槍名叫剎那。之所以起這個名字,就是因為這柄槍出槍迅猛,剎那即至,往往殺人於無形。
文丑還有一張弓,名叫雀舌。乃是春秋第一神箭手養由基留下的寶弓。文丑用這柄弓射箭可以說百發百中。有云仰首接飛猱,俯身散馬蹄,最初就是說的文丑。形容其射箭精準,箭無虛發。
“好!文兄有剎那和雀舌,俺有雙戟和十八把小戟,正好正好!”典韋舞了舞雙戟,又拍了拍腰間一串用布包串好的小戟。
這是劉備看見典韋當日在二龍山用一支大戟捅死強人猛子,就在遊歷途中請有名鐵匠打製的十八把小戟。劉備記得《三國演義》中是十二把,就加了那麼六把。
典韋本來就有投擲戟的功夫,這下有了小戟,一上手就差不多可以百發百中。時至今日已經是戟隨意動,出神入化擲無不中。
旁邊的顏良沒什麼反應,而黃忠卻有一絲意動。黃忠才是引弓射箭的大家啊!
喜歡我的三國有些亂請大家收藏:()我的三國有些亂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