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兒不是為了老張家開枝散葉麼!什麼叫法不責眾?”張傑低頭氣呼呼地說:“誰讓爹不多生幾個!”
“…”張洪扶額,不過還是為兒子解釋了一下什麼叫法不責眾。
法不責眾是指當某項行為具有一定的群體性或普遍性時。即使該行為含有某種不合法或不合理因素,法律對其也難予懲戒。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當前九江郡叛亂的情形就是這樣。起因是兩個蠻族美女人太美和張公子太色。結果九江郡所有官吏及幾十萬民眾和數萬蠻族都捲入其中。
最後到底該如何處理和處懲,張洪以為一定快速平息叛亂不了了之!憑他張某人的背景資源肯定無礙!
法不責眾是制定法律的一個原則,制定法律的最終目的是讓人們不去犯法,而不是等他人犯法後再去懲罰。法律貴在具有可操作性,令易行,禁易止。
如果所立之法大多數人都做不到,說明所立法律本身有問題,需要修改!或者說永遠沒有絕對最好的律法,尤其在有權有勢有心人的操作下,法律更難達到制定的目的。
張傑一聽,心安理得地回自己房間享用擄來的異樣風情!
就在今天凌晨,壽春城外火光四起,喊殺聲震天。一眾守城將士不知究竟什麼情況,守城校尉連忙稟告張太守。
“哼,此乃蠻夷之小計,想引誘咱們開啟城門而趁機攻城!別理外頭,等天亮再說!”張洪披著睡衣,半夢半醒地說。
這貨心也夠大的,被圍月餘,也能安然入夢。現在外頭都打成了一鍋粥,他雲淡風輕等天亮。
“大守大人,萬一是陛下派來的救援兵馬呢?怪罪下來誰承擔得起?”守城校尉偷偷瞄了幾眼,藉著月色清楚看見是甲冑齊全的京師人馬。
“就算是京城王師來了,也得打敗了城外十幾萬暴亂份子再說。下去吧,一切後果由吾承擔!”張洪不豫地說。
“砰!”的一聲,張洪把門關了,又鑽進被子裡做春秋大夢。張某人認為,壽春城城高牆厚,蠻夷哭也哭不進城。至於城外的打殺,愛誰是誰!
守城校尉被門關得一愣,搖了搖頭自個兒帶人謹慎地防守在城牆下的母牆之間。就算有人想攻上城牆,也來得打下去。
天色漸亮,城外也逐漸安靜了下來。守城校尉帶著一眾兵卒來著城牆上,從箭垛間向外看。
只見圍困了壽春城的十餘萬人已消失不見。除了城外一片狼藉證明曾有大批人馬駐紮過外,再看不見任活物。
“啊,解圍啦!”城牆上立即爆發出巨大的歡呼聲,此起彼伏地傳向城內。
張洪也聽到了,這貨整理了一下官袍,帶著一眾屬下文武從容地來到了城牆上。
“咦!這般叛逆果然不見了!也不知是那路人馬打退了這些蠻夷亂民!”張洪搭手瞭望著。
“太守大人,是否開啟城門?”守城校尉拱手而問:“城內百姓早就騷動不安了!”
“是嗎?你敢保證這不是賊子引誘之計?”張洪看了眼這不順眼的校尉道:“再等等,城內有人不安份,殺無赦!”
這時城外的樹林走出一隊隊形嚴謹,帶有著鐵血肅殺之氣的人馬!隊伍前一杆大旗,旗上一個鮮紅的“盧”字!
“是盧植盧子幹這傢伙?怪不得可以一戰解壽春之圍!”張洪在城頭喃喃自語。
喜歡我的三國有些亂請大家收藏:()我的三國有些亂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