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秀才,不識書,舉孝廉,父別居,寒素清白濁如泥,高弟良將怯如雞。直如弦,死道邊,曲如鉤,反封侯。”
這是前不久由鄉間傳入京都洛陽的一首民謠。所謂民謠就是民間坊間的八卦,沒得到官方認可,沒有公信力。與許劭許靖兄弟所主持的月旦評沒得比。
不過這民謠說的是當前社會的現狀。不料最近幾天又有另外一則八卦來勢兇猛,完全覆蓋了之前的民謠。
這個八卦的內容是說,如今勉強算名滿天下的幽州涿縣神童奇才劉備劉玄德進入了京都洛陽城。還吟詩三首。
其詩是《秋思》,《過洛陽城》,《觀書》。滿京城的騷人墨客無不搖頭晃腦地吟誦。甚至都自發地發起了人肉搜尋。
其實這都是劉備不得以用與論來造勢的手段。要引起靈帝老哥的注意,不吵得全洛陽的人都知道都不行。
說句實話,這真非劉備所願。自進洛陽這麼些日子以來,劉備都宅在蔡府少出門。實在是為了避免蔡邕一家人該接下來的災難,才出此下策。
有荀攸和曹操的鼎力相助,沒幾天整個洛陽城都在說有關劉備這個的八卦。
皇宮內,祟政殿。
“將軍!臥槽馬絕殺無解!”靈帝劉宏手舞足蹈地大喊大叫。
“陛下神武!奴才甘拜下風。”十常侍之首張讓獻媚地說:“陛下果然不虧是天下第一人,這宮內都沒人下象棋贏得過您!”
靈帝一聽,有種喝了爽歪歪的感覺。這天下第一人的爽勁愈發強烈。靈帝似乎忘了這崇政殿是辦公的地兒,自己卻拉著寵臣下象棋。
“張讓呀,這象棋老玩也沒意思,這宮內無對手也寂寞。你有什麼好玩的沒有?”靈帝自我陶醉一番後,又索然無味地說。
“陛下,奴才羅色幾個美女如何?”張讓小心地說。心中卻唸叨:“人家還不是讓著你,誰讓你是皇帝老大!”
“美女美女,就那麼一抖,什麼女都是一個樣!好好想想!”靈帝道出了每個男人的心聲,或者說這傢伙是飽漢不知飢漢餓。
“……”張讓被靈帝懟得出了內傷。張讓倒想那麼一抖,可惜只能過乾癮。一時間張讓訥訥不知該如何接話。
“怎麼?啞巴了?話說養你們這群奴才有什麼用?連替聯解個悶找個樂子都不行!唉!”靈帝嘆了口氣說:“這盧植腐酸也不知在九江郡平亂平得如何。”
“陛下的意思是?”張讓完全跟不上靈帝的節奏,只好低聲問道。
“上次盧植獻了象棋,聯讓他下次進京帶上製造這象棋的劉備小傢伙。這小傢伙應該還有好玩的!”靈帝這想法靠譜。不過靈帝完全不知道劉備那兒不知道有多少好玩的。
“盧太守應該沒問題吧!”張讓沉吟了一下又說:“陛下,這劉備不必等盧太守帶來,他劉備已經進京了。”
“什麼?快說在那兒?”靈帝跳了起來,又皺著眉頭說:“還說這小傢伙是劉氏宗親,怎麼進京了也不來晉見聯這個皇兄,真反了天!”
“劉備具體在那兒落才不知道。不過肯定在京城,奴才還知道他進京後都寫了三首詩和一副對聯。”張讓也是道聽途說的。
對於這些坊間傳言,除非不利於十常侍的張讓這夥人才會關注和追查。最少現在的劉備還入不了他們的眼。
“嗯?先把三首詩和啥聯說來聽聽!”靈帝一聽劉備在京城,倒也不急了,還饒有興趣地談起閒篇。
“諾!”張讓開始搖頭晃腦地把劉備進京後寫的三詩一聯背誦了出來。
“說你們是一群狗官都說輕了。從詩聯就可以知道劉備這小傢伙在那兒了!”靈帝似乎一下子就滿腹經倫和才智高絕一樣數落開了。
其實說靈帝是滿腹經倫是可以的。靈帝劉宏有賦集,還寫得一手好書法。不過這皇帝是真沒當好!
“陛下英明神武,奴才願聞其詳!”張讓一愣,倒也恭敬地問。
“萬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這詩叫《觀書》。這對聯是,萬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曉送流年。寫得好呀!”靈帝由衷地讚歎了一句。
“張讓呀,你沒發現什麼?萬卷書籍,除了朕的東觀還有那兒有?”靈帝讚歎後,又緩緩而問。
“東觀?不可能呀!”張讓拍著腦袋想,突然眼睛一亮道:“陛下英明,是蔡邕家!”
“不錯,劉備這小傢伙就是在蔡邕這書呆子家!”靈帝似乎找到了寶貝一樣興奮地說:“趕快讓人去書呆子家把這小傢伙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