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洗過澡,懷著朝聖的心情,跟著小師妹去藏書閣。
在蔡府後院的一間單獨而巨大的房間門扁上書寫著“藏書閣”三個隸書字。推開門,入眼一架架簡單木書架上放著各式各樣的書簡。
書簡有竹簡,帛書,紙質書籍等等。其中帛書與後世的宣紙類似,只不過因為極其珍貴,所以帛書不多。
“傻師兄,你是一本一本按順序看呢?還是走馬觀花瀏覽一遍?”蔡琰在自己選書之餘,隨意地問。
“師兄是真傻了,一雙眼睛不知從那兒開始才好。不知小師妹有何建議?”劉備不明白為什麼是小蔡琰帶自己進藏書閣。這蔡邕是啥意思?
“看書,讀書,咱們要有目的。想看什麼,需要知道什麼,只有明確了之後,才會事半功倍。不然呵呵!”蔡琰以三歲幼齡,說出了讓無數成人汗顏的話。
劉備想到後世已經書藉橫行,而書架上的書,又有多少人靜心翻一翻讀一讀?除了裝飾還有什麼作用?
更讓人絕望的是,當網際網路成災,電子書氾濫,連實體書都要束之於高閣了。這是人類文明的進步還是倒退?最少在有限的時間內,劉備找不到答案。
說句實話,除了學生有老師的命令才會上書店去買上幾本書。平常誰又會真心賣本書來讀來品來當傳家寶般收藏?有,極少!
說句笑話,後世的書籍已淪落為論斤賣。劉備在後世每每看到一些銅臭四溢的人在論斤賣書籍,都有一種痛心心痛的酸楚。是人心變了?還是知識貶值了?
“在聽嗎?師兄不覺得在先賢的遺珠面前失禮了麼?”蔡琰瞄見劉備走神,有點不高興了。
才女不高興,後果很嚴重。劉備連忙定神道:“知識無價,在璀璨瑰寶前面,師兄無法淡定。知識改變命運,知識改變社會。人類從茹毛飲血,刀耕火種,到如今華服裹身,居有定所,知文明曉禮儀,莫不是文明教化之功。”
“這還差不多,知識再好,也改變不了一些人類的陋習。如貪婪,私慾!所有的教化必須長期有效地進行。”蔡琰寶石般的眼眸散發著智慧的光芒,一個三歲小女孩亮瞎了劉備的雙眼。
“人之初,性本善,習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德為先。”劉備若有所感,《三字經》開始幾句脫口而出。
“咦!”蔡琰一愣,閉上美麗的大眼晴,在她小腦袋的巨大記憶庫中開始掃描搜尋。半響之後,蔡琰重新審視了一遍劉備。
“怪不得爹爹讓琰兒陪師兄進藏書閣,原來是讓琰兒向師兄學習來著。”蔡琰自言自語地咕嚕幾句,又問道:“請問師兄這幾句出自那位聖賢名著?為何琰兒從未見過!”
劉備說完就知道慘了,自己面對可是怪物到不講道理的一代才女。如果說別人說沒看過某書某段話,可以懟對少見多怪。那麼對蔡琰,劉備真不敢懟,那怕其蔡琰才三歲。
這《三字經》可是許多先賢根據幾千年的中華文化精煉而成的啟蒙之學。可又含萬千道理和深意,用一句文化瑰寶來形容恰如其分。其成形在漢代之後,書中字字句句對這時代來講無疑珍寶。
“此書籍名為《三字經》,為一個叫齊庸的隱世賢人所注。師兄有幸讀過,剛在有感於小師妹之論,覺得這幾句正好為小師妹解惑。”劉備只好把自個兒的筆名頂上。
如果蔡琰要求全文就有點麻煩,《三字經》有許多典故還沒出現呢。就算劉備想全文弄出來,也得修修改改才行。
“《三字經》?就是三字一句嘍,這叫齊庸的賢者怎麼不見於書?不知師兄可否不吝賜教?”蔡琰很真誠地小手作揖道。
“泱泱神州,見諸書者的賢達又有幾許。抽空師兄把《三字經》謄寫出來,咱們共同學習可好?”劉備略有頭痛地說。
“好,好!”蔡琰小手鼓著掌高興地說:“師兄,這上面是諸子百家的典經著述。下面是雜家的記錄傳記。這邊是數學法典,這邊是農桑工藝類。這塊是樂學禮儀類,這堆是兵書策略類。”
蔡琰此刻才進入一個圖書管理員的正常狀態。蔡琰娓娓道來,劉備已經頭大如鬥。
劉備自穿越後自負過目不忘,此刻在三歲的蔡琰面前才明白什麼叫過目不忘。天賦這東西真的毫無道理可言。劉備今天算受到了十二連擊的暴擊。
“小師妹,你不會這些書都看過吧?”劉備小心地問。就算蔡琰從出世就讀書,也是三年。
“可能麼?琰兒只把這些書名和大概內容記住了。只仔細讀了小小一部分。”蔡琰小手捏著小手說:“是爹爹讀給琰兒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