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愛,英文名rita,24歲,美國芝加哥大學化學系學生。去年12月,回國做交換生。預計今年6月底回美國,也就是下個星期。”安巖把資料遞給大家。
方青在手中將資料一抖:“化學系?呵呵……”
“已經查實,那個美國賬戶,也屬於她。”安巖說。
“導師評價……”薄靳言緩緩讀到,“思維敏捷、心思細膩。具有非常強的計劃能力和執行力,也很有勇氣,深受師生喜愛……看來她具備作案的知識和能力。”
簡瑤看著資料,說:“雖然是異卵雙胞胎,但是姐弟倆從小相貌就十分相似,長大後的照片也有八、九成像,如果刻意扮演,旁人看來,確實也可能認不出來。”
方青說:“靳言,這個姐姐回國的時間,恰好與你推測的那個’神秘人’出現的時間對得上。錢也是她打的。她必然熟知柯淺與社團成員們的一切交往。有動機、有時間、有能力、有獲得毒物的渠道,還有目擊證人。她是兇手,板上釘釘。”
薄靳言眉目冷峻:“安巖,你去查實來源。方青簡瑤,我們去會一會這位情深意重的姐姐。”
清都大學在國內數一數二,理工科更是享譽南北。車從南門駛入,一路都是鬱鬱蔥蔥的植被,和古樸的建築。時不時有學子騎腳踏車而過,還有不少人坐在草地裡安靜看書。
就在這樣寧靜悠遠的氣氛裡,薄靳言將車停在化學學院門口。已經跟校領導打招呼,這次要低調行事。三人沿一條長長的走廊往裡走,到了一間實驗室門口。
傍晚的餘暉映在窗欞上,裡面傳來說話聲和笑聲。
幾個學生,穿著白大褂,在擺弄儀器。
方青率先走進去:“請問,柯愛是哪一位?”
學生們止了笑,都抬頭看過來。一個高個長髮女孩說:“是我。”
看清她面容的那一刻,簡瑤有片刻的怔忪。那真的是非常相似的一張臉,可又跟柯淺判若兩人。柳葉眉、翹鼻、小口。然而長髮微卷披在肩頭,眉色比柯淺更淡一些,唇色也更淺一些。畫著淡淡的妝。但與柯淺完全不同的,是氣質,是眼神。她的眉宇很沉靜,眼睛直率地望著每一個人,不卑不亢。周身上下,有一種冷冽的氣場。
“你們有什麼事?”柯愛問。
旁邊的幾個學生,則警惕而疑惑地望著他們。
方青掏出警官證:“我們是市刑警隊的,有一宗案件,需要你回警局協助調查。”
學生們面面相覷,柯愛一怔。
她的臉色忽然變得有些難看:“是……柯淺出事了嗎?”
這反應出乎薄靳言等人等意料之外。
“回警局再說。”薄靳言說。
“好的。”柯愛迅速脫掉白大褂、摘下手套,神色凝重無比。旁邊的同學有人抓住她的手問:“rita,沒事吧?要不要我們陪你去。”
“是啊!你一個人怎麼行?”
薄靳言等人在旁安靜地等著。
柯愛搖了搖頭,笑了一下說:“你們繼續做實驗,明天一早還要交給教授呢。我沒事……是我家裡的事。”
——
柯愛沒有住在學校的留學生宿舍,而是在外租了個房子。她被方青等人先帶回警局了,薄靳言和簡瑤則來她家裡檢視。
這是間精緻溫馨的一居室。素淨、乾淨。書架上一排的書,除了化學專業,還有些旅行的書,以及一些世界名著和詩集。薄靳言拿下來一本,翻了一下,是毛姆的《面紗》。裡面做了很多批註,字跡與柯淺完全不同,更加清秀有力。他翻到最後一頁,柯愛在那兒寫了一段話:“人生的價值,不應以長短計算,也不應以財富、地位、美醜等等。靈魂的清晰與充沛,才是一切快樂的源泉。做一個會愛、能愛、博愛的人。願我生命中的每一分鐘,都活得有意義。”書頁有些發黃,看起來至少有幾年時間了。
薄靳言靜靜凝視了一會兒,將書放回。
簡瑤走過來:“這兒有幾封信。”
一封是父母寄來的,大概正好是半年前。
“rita,聽說你找到了弟弟。我和爸爸都很為你感到開心。邀請他來美國玩吧,或者你在國內再呆一段時間,都沒有關係。雖然我們很想你。
你養的那兩隻流浪狗,最近大概也是因為太思念你了,不太肯吃東西。我去找了獸醫,想了辦法,終於還是認真吃了。不必擔心。
謝謝你寄給我們的禮物。離開中國這麼多年了,沒想到還能吃到地道的bj小吃。你爸爸還開心得喝了幾口小酒呢。
還有,你的男朋友很想你。聽說成天在他家裡談吉他唱情歌,哈哈。他是個痴情又勇敢的男孩子。不過收到你寄給他的禮物,他快活得擁抱了我們。聽說他即將成為一名律師,我們真為你們感到高興。
照顧好自己,好好學習,我們盼望你的歸來。”
另一封是那個寄來的。
“親愛的rita,我是這樣思念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