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蹤者:朱芳霖。
第五起:2015年。
失蹤者:寧倩睿
……
方青說道:“這是我從失蹤人口庫中篩選出來的。5名受害者,都是年輕女性,長相不錯。她們的案件都有共同特點:第一,她們都孤身來古城旅遊;第二,都有目擊證人看到她們買汽車票或者船票,去了別的縣市。第三,偵辦案件的,是不同省市的警方,所以這些案件並沒有串併案到一起。可現在,至少其中的兩個,與姚家有明確聯絡。我懷疑,這是一宗連環案件!在古城,隱藏著一個專門誘拐殘害年輕女性的變態罪犯!”
簡瑤輕咬下唇,內心也有些湧動不平。薄靳言的神色也變得鄭重,眼睛裡都是冷意,卻又像被點燃了一小撮黑色火焰:“把詳細資料都給我看看。”
方青把列印好的資料遞給他倆。
簡瑤還在一行行仔細看著,身旁的薄靳言閱讀速度卻是極快,用筆在資料上圈出一塊又一塊。簡瑤看他圈出的內容:
“性格內向。”
“性格內向,朋友不多。”
“父母雙亡。”
“父親因病去世,母親居住在湖南。”
“家中經濟條件普通。”
“家中經濟拮据。”
……
最後被他圈出的,是五份檔案裡都提到的汽車站或者碼頭。
薄靳言抬起頭,說:“所有失蹤者年齡相仿,相貌氣質接近——罪犯的口味很穩定。她們性格內向、社交不多,社會閱歷單薄,家庭關係簡單,甚至父母雙亡——便於罪犯控制、且不易引起警方注意。家中經濟條件不佳、屬於弱勢群體——這樣或許能滿足罪犯的強勢心理。而且,每起案件她們’消失’的方式都是相同的。案件時間間隔亦有規律。可以併案調查了。”
“可是……”簡瑤問,“為什麼每次都有目擊者,看到她們離開古城,從而轉移了警方的調查視線呢?”
薄靳言和方青對視一眼。
——
滄浪碼頭位於古城之西,既是旅遊景點,又是實實在在的客運碼頭。加之現在臨近旺季,碼頭上居然人滿為患。
薄靳言、簡瑤、方青三人戴著墨鏡,遠遠站著。每個人的臉色都是匆忙的,匆忙地旅遊,匆忙地坐船,匆忙地離開。
“噢。”薄靳言感嘆道,“跟國外的旅行方式的確不同。這樣擠擠嚷嚷,你們認為目擊者真正看清受害人臉龐的機率有多大?”
簡瑤心中一動:他的意思是……
方青也露出一絲笑意:“有兩起失蹤案的目擊證人,都是崗亭裡的售票員。不過現在售票員已經換人了,找來還得費些時間。”
薄靳言立刻說:“很會挑選目擊證人。碼頭人流量太大,這樣就能確保警方來調查時,能夠找到確切的目擊證人。”
三人走近崗亭,看了一會兒,簡瑤怔住了。
因為跟別的任何旅遊景點的售票員,沒有任何差別。售票員面色不耐地坐在窗後,頭都不抬一下。
“做個實驗吧。”薄靳言說。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