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羽山,李凡聽說過,那是在東北的一個地方,具體位置無人知曉;傳聞當年的大禹之父鯀因為治水失敗被火神祝融殺死在羽山附近的。
不過看這手抄本的記錄,貌似和傳說中的羽山完全不是一回事。
根據李不為的記錄,這座羽山位於現今的陰山山脈,靠近賀蘭山一方;秦朝的時候是與月氏國的邊疆,山巔還修建的有長城。
陰山在蒙古語中叫做“達蘭喀喇”,意思就是七十個黑山頭,而羽山就是其中的一個。
當時的那裡駐紮著一支千餘人的邊防軍,修建有烽火城堡,與秦長城相連;為月氏國進入秦朝的一個關卡要道。
其中一名當時叫做蒙路的死衛帶著十餘精衛秘密前往羽山,明裡就是替換當時的邊防守衛長官;暗地裡卻是受秦始皇密令,攜帶了一顆雷珠躲在了那裡;一旦始皇駕崩歸天,就由他召集其餘十一人帶雷珠回去復活始皇,已達到長生不死的境界。
而根據內容提示,也只有蒙路一人握有其他十一人的蹤跡;也只有他才能號令其他十一人回去面見始皇。
李凡想想西沙言家,他們的先人當年也應該就是十二個死衛裡面的一個;只是關於言家人出海的線索,有可能是他們虛構的,也有可能是真實的;不過這些都無從考證了。
但是就目前的狀況來說,其他什麼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比李不為提前拿到其他的雷珠,阻止他的陰謀。
房間裡還有一臺電腦,李凡開啟,百度了一下關於羽山的資訊。
可相關的資訊卻少的可憐,僅僅只有一處介紹了它橫看成嶺側成峰的山勢地貌以及略微說明在羽山之巔有秦長城的痕跡之外,幾乎看不到任何有價值的線索。
不過這些資訊已經說明李不為很有可能已經前往那裡尋找雷珠和其他線索了。
想到這他心裡就開始著急起來,再看了下手抄本的後面,似乎沒有其他的介紹,當即將東西整理了一下。
而蘇珊也帶了早餐回來,李凡簡單向她說一下自己發現的。
蘇珊只是嗯了一聲,其實她昨天就看過手抄本,知道這些事情,聽李凡說了一點也不奇怪。
兩人簡單吃過早餐然後出來,直接開車依靠導航向目的地前進;中途穿過太行山,然後沿著黃河一路北行。
用了將近三十個小時的時間,李凡和蘇珊才趕到了一個叫木耳集的小鎮。
鎮上只有一條貫穿南北的馬路,六米寬,兩邊建有兩排樓房,下面圍一字排開的商鋪,街上人來人往還比較熱鬧,同時也看到不少穿著蒙古族的服裝的人在走動。
兩人將車停在了北邊的一個立有“草原山莊”牌子的下面,站在這,可以遙望磅礴無極的陰山。
看那些地方全部都是黑褐色的山頭,幾乎看不到什麼綠色;茫茫的戈壁上到處都是裸露的石頭,陡峭而險惡,看起來有種讓人如同到了外星一樣。
離兩人最近不過百十米遠的地方有一條河流圍繞著小鎮流過,邊上的砂礫地上還有二十多個蒙古包,周圍則用鐵絲網圍了起來。
車邊有一條小路可以通往那邊,再看看身邊的牌子,就能猜想到那是一個特色餐館。
兩人再開啟隨身攜帶的地圖看了下,木耳集距離羽山是最近的地方了;如果不從這裡進入陰山,那就得繞過眼前的山脈,從北邊進入;但是另一邊明顯要距離羽山更遠。
可從這裡進入陰山,前面已經沒有了車路,就得依靠步行或者找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