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這個訊息,一天後就傳到了廣陵陳府。
湯若洞聽到訊息當場就氣的臉色泛青“他怎麼敢啊!”
他氣憤至極,腦海裡立馬想到一個辦法對付董卓,對陳壘說道“陳爺,你前兩天不是說會有、有識之士發檄文討董嗎?既然他能做,我們為什麼不能做呢?”
況且按照陳壘的聲望,做這事完全不會有人說,反而會人人誇讚,說陳壘不愧是陳蕃之後,有如此報國之心。
董卓做的這事,湯若洞已經完全受不了了,他學的東西讓他對這件事義憤填膺,覺得董卓幹出這事就是大逆不道,如果上天有神雷降世,直接一道累給他劈個灰飛煙滅!
陳壘思索一會兒,說道“也不是不可以。”他把目光投向洛陽方向“但這事情急不得,先讓事情發酵一會兒。”
湯若洞養氣功法全被這則訊息給破了,焦急的原地踏步。
說實話,他對龍椅上那位根本沒有感覺,覺得坐在龍椅上的人無論是誰都可以。
只不過覺得董卓的做法越界了,不符合一個臣子該做的事,也不符合君臣之道,他才會如此表現。
陳壘瞅了一眼湯若洞,解釋道“現在比較偏遠的州郡還完全不知道這件事,要等他們知道了之後才可以,不然的話,就我們召集的人馬,怎麼和董卓鬥?”
湯若洞顯然也明白這個道理,嘆了一口氣說道“陳爺你說的也有道理,那再等等吧。”
董卓擁有西園兵馬,又有自己從河東帶過來的鐵騎,原先何進拱衛京師的人馬也被他吞併了,再加上丁原的人馬。
不出意外的話,河東郡原先留著的精兵應該也被牛輔全帶過來,以保障司隸的絕對安全。
光廣陵的兵馬,還遠遠不夠,還得多召集幾路人馬一齊討董。
再說廣陵兵馬也不是都能抽調出去,總得留個三分之一或者四分之一的人守家,不然後方起了禍事,那拉出去的兵馬就顯得極其尷尬,進退兩難。
而這一等,又是過了一個滿月。
在月缺之時,陳壘估摸著時間差不多了,想著橋瑁做這個討董發起人也是做,他來發布檄文也是做,既然能更好的打好後世的基本盤,那誰來發布不是釋出。
所以陳壘就立馬派人拿著專門寫的檄文,流轉於東漢十二州,上面寫了董卓的種種罪狀,還敲定時間,可在下下個滿月之時會盟於酸棗。
而這也是最早的時間了,畢竟戰爭不僅僅需要準備,還需要給他們充足的時間考慮。
除了司隸沒有派人過去,其他十二州都有幾個有自保能力的人把檄文傳到當地太守、州牧手中。
許多人看了不屑一顧。
如今董卓掌握天下大權,一言就把你州郡之位削除,再說董卓十萬精兵在司隸等著,誰會那麼傻和你一起討董?
怕不是嫌棄自己活得不夠長不是?
相對應的,有人不屑一顧,也就有人心動。
他們的想法也很簡單,你想哈。
如果我把壓在皇權上面的董老闆壓到了,一生榮華富貴有了吧?
只要我後續不作死,如今的皇上念著舊情,總不可能把我擼下臺吧?
最讓人心動的是,這討董功勞還不是一個人獨佔的,根本不怕遇到韓信這種功高蓋主的情況。
也就是說,只要把董卓給扳倒,就等於一張可以吃一生山珍海味的飯票到手!
這對很多本來就忠心於大漢的人來說,都是一個不小的誘惑。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連曹老闆現在也是一個妥妥的大漢鐵粉,原先也只是真的想要輔助漢獻帝劉協,只不過是後面接受的誘惑太大,所以才把漢獻帝給囚禁起來當一個吉祥物。
所以陳壘並不怕沒有人同他一起去討董。
現在已經月夜刺殺董卓的曹操早已經遁逃,袁紹、袁術也找個藉口去外地當太守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