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種損耗率來看,實驗很失敗,但從‘成功將神魂念頭分解為神魂粒子’來看,這次的實驗同樣很成功。
而損耗率讓人心季……
一切都會變得更好。
完成分解後,林陽用了九天得到質的飛躍,他成功控制了一顆神魂粒子,雖然操作的相當艱難,遠不如對神魂念頭的控制隨心如意,卻是里程碑式的一次突破了。
這意味著林陽憑著自身意念,真真切切的足以影響到基本粒子了。
在此基礎上,林陽的各項能力或早或晚都會有次突飛勐進。
要用進化者的說法,林陽能主動控制神魂粒子,重要性甚至大於境界突破。
世上從來不缺少按部就班的進化者,少的是能帶來變化的革新者,每次出現這樣的人物,都會對進化文明產生一定的影響。
“以控制神魂念頭的方式帶動海量神魂粒子,與主動控制神魂粒子,完全是不同感受。”
“這是控制力上的恐怖提升。”
林陽暗道。
米是人類的常用單位,厘米則是蒼蠅的世界,毫米則為螞蟻的世界。
到了微米,則是細胞。
奈米——病毒的領域。
皮米——是十億分之一毫米,大多數的原子大約在幾十到幾百皮米。
飛米——原子核,再細緻的觀察原子核,就能看到質子與中子。
三體文明的智子機器人,就是由質子改造而成,而林陽的神魂粒子……
還要遠小於質子、中子。
理論上已經能主動控制神魂粒子的林陽,可以做到‘手搓智子’,省略了三體文明將質子二維展開的這個過程。
只是理論終究是理論,想要真正的實現,還是一個難題。
藉助第四個空間維度,林陽對神魂粒子的研究到這一步就停止了。
不是不能繼續下去,而是再繼續的話,投入與回報不成正比。
他無法一直留在三體世界,要是少了第四個空間維度的幫助,因為離開這一界而戛然而止的研究無法繼續,相當於在這上面的投入基本白費了。
所以,林陽這次將觀察目標定為了自己的肉身。
人在四維空間,肉身回到三維空間被觀察……
這一點很簡單,林陽的神魂離開了肉身,就輕鬆做到了這點。
雖然,肉身在四維空間的時候,同樣會被看到‘無限斷面’,但終究比不上從四維空間觀察三維空間內的物體那樣的全面。
“太複雜了。”
這是林陽看到他肉身的第一反應。
常人或許認為,靈魂、神魂這樣虛無縹緲之物應該更加複雜,實則從本質來看,這樣的認知並不全對。
至少在林陽的觀測裡,他的肉身要比神魂複雜性翻個億萬倍。
這並不是誇張的形容,而是在描述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