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後孫權分兵佔據夏口,自領大軍屯於柴桑,更令周瑜在鄱陽湖訓練水軍,以備大戰之用。
劉表聞知黃祖敗亡,夏口被奪,氣得當場吐血暈倒,醫者診治恐不久於人世。
曹操秘探到此事,這正是應了李不醫推算的半年之期,即刻喚來李不醫商議。
“荊州之事,果然被不醫言中,如今可否出兵……”
二人商量了一夜,次日曹操聚集麾下文武升帳議事。
“今江東孫權殺黃祖奪夏口,現屯兵柴桑,必有吞併荊襄之意,而荊州劉表臥病在床,不久將亡,其子劉琦懦弱無能,絕非立大事之人,幼子劉琮雖有蔡氏支援,卻名分難定,而劉備投靠劉表,本就為圖謀荊州之地,此刻時機已至,豈能不乘虛而入。”
主位上曹操高聲道:“而今荊州內亂在即,兩隻豺狼都盯著荊州這塊肥肉,若被任何一方得到,都對本相收復天下造成阻礙,諸公,眼下時機已至,本相已決定南征荊州。”
言罷,曹操以夏侯惇,曹洪,張遼,許褚,于禁,樂進,韓浩等人為將領,李不醫,荀攸,程昱,賈詡,劉曄,徐庶等人為謀士,親率領步騎水三軍,並樊城曹仁,李典,寇封等二萬兵馬,共計三十萬大軍,殺奔新野。
正因招募到諸葛亮而欣喜的劉備,聞知曹操親率領大軍將至,驚得急喚關羽,張飛,諸葛亮,趙雲等將前來議事。
“曹賊為何突然出兵,難道出了什麼變故?”劉備道。
自攻戰新野後,劉備時刻在提防曹軍反攻,然而一等就是半年時間,如今毫無徵兆的出兵令他滿心疑慮。
“軍師,你可知當中原因?”劉備看著輕搖羽扇的諸葛亮。
“亮猜測,之前曹操不出兵,必然是在等待著什麼時機,而今時機將至……”
說到這裡,諸葛亮臉色大變,“不好,定是劉表將亡,或者已死,那蔡瑁為奪取荊州秘不發喪,曹操探知秘密便興大軍,名為取新野,實為奪取荊州。”
“主公,曹軍三十萬大軍來勢洶洶,新野斷不可守,守之我方必全軍覆滅,當務之急,應該速離新野,前往江夏與大公子劉琦匯合,方有生機!”
聞聽此言,張飛頓時不樂意了,大聲嚷嚷道:“我大哥三顧茅廬將你請來擔任軍師,你可倒好,一聽曹軍殺來,頓時就要逃命,難道沒有計策退敵嗎?”
諸葛亮才二十六七歲,不似徐庶那樣年紀大,人又厚道,加之劉備三顧茅廬,張飛和關羽早就對諸葛亮心生怨氣,而今抓住機會死命嘲諷。
“翼德不可魯莽,軍師此言必有道理。”劉備連忙勸阻。
“什麼道理,我看他分明是膽小如鼠,難道我們不會逃,還要他還來教?這麼多年了,咱們不是一直在逃麼……”
好嘛,張飛想什麼說什麼,此言一出,把劉備都弄得極其尷尬,還是關羽把張飛拉住,否則不定說什麼令劉備羞恥的話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諸葛亮沒打算與張飛那個鐵憨憨計較,他深吸一口氣,“時間緊迫,請主公速做決斷。”
劉備蹙眉道:“備在新野苦心經營數年,好不容易得到百姓擁護,倘若景升兄真亡,而又離開這些百姓,我軍便沒有依靠,軍師,可有辦法抵擋曹軍先鋒部隊,爭取一些時間,容百姓與我軍一起離開。”
“既然主公要帶百姓走,那麼新野就需要了,亮有一計,先在城中房舍之中佈置下柴草,硫磺等引火之物,而後再令趙雲帶三千兵馬埋伏於新野城外密林處。”
“亮已算定,今夜必有大風,而曹軍的先鋒定然是勇猛無謀之人,只要此人進入新野城休息,趙雲便可趁夜深人靜之時發火箭射入城內,屆時,得大風相助,火勢必然高漲,既便殺不死曹軍先鋒,也會損傷大半人馬。”
“此計若成,曹軍先鋒殘部必過白河去樊城逃命,可先令關將軍帶一千兵馬在白河上游鑄簡易堤壩攔河蓄水,但見新野火起,就掘開堤壩放水,初時水流緩慢,當曹軍殘部逃到白河時,水流必然又急又猛,定能淹死大半曹軍。”
“再令翼德帶兩千兵馬在白河附近埋伏,若見曹軍渡河失敗,趁機殺出,必然能殲滅曹軍,如此一來,就能除去曹軍先鋒兵馬,我軍就有大把時間帶百姓離去。”
“另外,為防止意外發生,主公可先令糜竺糜芳二人領兵護送主公家眷先行前往江夏,而關張二位將軍在執行計策之後便追趕我軍護衛左右,方能萬無一失。”
諸葛亮在短短時間內竟然制定出如此精妙的計策,令眾人極為震驚,就連對諸葛亮印象很差的關羽和張飛也覺得此計甚妙。
“好,我們就依軍師之計行動!”
喜歡輪迴百變系統請大家收藏:()輪迴百變系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