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一大早上喜鵲怎麼叫喚,原來是各位首長來了。”
李不醫連忙上前給幾位先烈敬禮。
劉長生,楊師可等人敬完禮,搬凳子,搬桌子,沏茶倒水,一行人坐在院子裡,曬著太陽,別有一番滋味。
“少裝糊塗,我不信你不知道我們到了。”旅長坐下笑道。
“要論刺探訊息,傳遞情報,全軍沒有一個人比得上你李不醫,別裝蒜,咱們說正事。”
師長道:“這次老總和我們不約而同來到你的新四團,你這個團長要可要當一回教師。”
單論這次新四團的戰果,決對是屈指可數,再說運用的戰術,很明顯把游擊戰發揮到極致,但如果說到戰略,那絕對是有預謀的。
從古到今任何一場戰爭,都是有目的性的,不會盲目去打仗。
小到殲滅敵人,大到壓制國力,但無論是什麼,只要達成戰略初衷即可,不會拘泥戰場上的輸贏,但是,這要經過精密的規劃和計算,也就是所謂的廟算。
新四團一夜之間襲破陽泉和榆次,連續全殲兩個大隊日軍,看似是武器裝備,兵員素質,新四團戰鬥力,戰術運用的結果,實則是戰爭之初戰略上壓倒性的勝利。
如果再聯想到三臺,孟縣前面幾場戰鬥,顯然這是一個早就制定的連環戰略。
一路上,副總指揮,師長,旅長,政委交流了許多次,一致認為,李不醫早早就算計到今天這個結果,因此信心十足,打起仗來更是遊刃有餘。
“從那裡說起呢。”
李不醫思索。
原本他想說在新一團當排長時就制定了大炮坦克戰略,但又覺得太過驚世駭俗,只好從調到獨立團當連長時說起。
剿匪,練兵,搞武器,擴軍,一環扣一環,滾雪球似的,從小到大,當上營長後雄起,制定陽泉戰略,第一步先清理陽泉外圍的據點和城市,第二步直搗目標,第三步把握契機亂中取士,攻陽泉,炸鐵道,襲榆次,破孟縣,而後勝利回返。
當李不醫敘述完,眾人久久不語。
聽起來,這仗打得太過輕鬆,隨隨便便一出兵,非但大勝而且收穫頗豐,但他們都知道,沒有精準的情報,沒有提前制定好的完美戰略,沒有精兵強將,沒有武器裝備,絕對不可能勝的那麼輕鬆。
“情報,戰略,精兵強將,武器裝備,乍一看沒什麼,但貴在結合在一起,環環相扣,這堂課很生動,受教了。”副總指揮嘆道。
“首長別誇我,不然我會驕傲的。”李不醫靦腆笑道。
“你這麼厲害,誇你難道不應該,受著吧,老總誇得人可不多。”師長笑道。
“多謝首長誇獎,我一定再接再厲。”李不醫正色道。
“這就對了。說起來,我倒是喜歡李團長說的步坦結合戰術,這種戰術在陸地正面戰場上簡直無往不利,遠勝騎兵,我軍以後要組建十幾個坦克營,最好一個師裡有兩到三個坦克營,這樣在正面戰場上就不懼小鬼子的衝鋒,可以和小鬼子硬碰硬的幹。”旅長道。
“這個提議好,只是坦克這東西金貴,不一定能搞到手,你說呢,李團長?”政委適時插言。
話音落下,眾人齊齊看向李不醫。
李不醫笑道:“好說好說,不說弄個上千輛坦克,最起碼幾百輛還是能弄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