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龍睜開雙眼,雙眼中的日月更加的明顯了。
一隻眼中大日灼灼,另外一隻眼中太陰清冽。
雙眼中的日月在不斷的吸收著祖龍所贈予的日月本源。
燭龍看著祖龍,神色感激地說道。
“多謝兄長!”
萬千的感激之情不能用言語形容,最終全部匯聚成了這短短的一句話,四個字。
祖龍能夠感受到燭龍心中的波瀾起伏,能夠明白燭龍此時心中的感激之情。
祖龍很滿意,很欣慰。
“你我兄弟,無需多言!”
之後的日子裡面,祖龍沒有再離開這裡,去洪荒中尋寶遊歷,而是在陪伴著燭龍。
雖說是陪伴著燭龍,但是兩龍其實還是各做各的事情,各自領悟各自的道。
祖龍所賜予的寶物,靈寶都需要燭龍去煉化融合,參悟其中所蘊含的法則,增強自己的天賦。
所以說,燭龍大多數的時間都在忙,都在儘自己最大的能力來提升自己,以期望不辜負自己的兄長給自己如此多的寶物。
而祖龍則是更多的是在天道中遨遊,參悟其中交織的法則,整理自己的所獲。
天道中的法則每時每刻都在不斷的交織衍生,無窮無盡。
祖龍不僅僅在參悟法則,也在參悟這種衍生變化。
他不知道別人參悟天道是怎樣的,是不是很困難,但是他感覺自己每次參悟都會有收穫。
而且隨著時間的增長,他發現自己能夠輕易的進入悟道的狀態當中,參悟法則等更加的容易。
這可能和他曾經看到過天道的形成誕生有關,也有可能是他自己的悟性超群。
所以導致祖龍現在已經在壓抑自己的境界修為了。
領悟法則多且深的另一個好處就是壓制自己的修為境界也很容易。
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地開始有其他的龍開始誕生了。
蒼龍,青龍,金木水火土五行龍等等,各種各樣的龍都有。
有的是就單獨一條龍,而有的則是一個小族群一樣。
這個小族群的意思是誕生了一些同模樣的龍,宛如是一個族群一般。
每當有龍族的誕生時候,祖龍都會將自己從誕生到離開的影像挨個的投入到他們的腦海中,讓他們認識到自己是誰。
雖有著同族的氣息,但是自燭龍之後出生的龍對於祖龍更多的是敬畏。
沒有任何一條龍不為祖龍那龐大的身軀而震撼。
也沒有龍會去否認祖龍的地位,那同族的氣息騙不了人。
同樣沒有龍去質疑祖龍的實力修為境界。
所以出口叫他兄長的龍自燭龍之後就再也沒有出現過了。
這些龍都是稱他為族長,亦或者是吾皇。
當然,祖龍也是因為與燭龍是同巢而出,祖龍才會承認與他的關係。
如果隨便一條龍貿然出來這樣稱呼祖龍,祖龍將會讓他們認識認識什麼是尊卑。
祖龍對於這些龍族也沒有虧待,同樣幫助他們領悟自身的傳承。
只是後來龍族誕生的數量越來越多,祖龍不可能一一進行教導,所以想到了另外一種方法。
祖龍從自己的寶庫中找到一塊先天石碑,他將自己的影像以及對傳承的領悟全部煉進石碑中。
然後又挑選了一條龍作為守碑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