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龍宣告隱居四海,龍族不在管理洪荒的時候,所有的龍都結束了在洪荒中的職責,神獸一脈也全部隱退了。
須彌山上的羅睺也和其他的洪荒大神們一樣,並沒有在龍族撤離洪荒之後便立即去爭奪洪荒中的種族氣運。
不過羅睺不率先去爭奪種族氣運的原因與大部分洪荒大神們的原因是不一樣的。
大多數的洪荒大神們不立即去爭奪洪荒氣運是覺得不到時候,還要等待著洪荒中的種族生靈相互征伐,自相殘殺,最後出來收穫利益。
這樣的方法是最省力的方法,將種族戰爭轉變成這些洪荒大神們的個人鬥爭。
勝者將會取得所有的種族氣運,然後去衝擊那聖人境界。
而且這一次一定不會再超出他們的把控了,龍族只要有一個就可以了,不需要再出現一個類似的種族。
同時為了防止意外發生,這些洪荒大神們甚至會提前進入戰場,爭奪種族氣運。
而羅睺或者說是另外一部分洪荒大神們並不是這樣想的,他們處於觀望狀態並不是想要這些生靈相互殘殺,或者說不全是。
而是他們察覺到了一些與想象中出入很大的情況,完全出乎了他們的預料。
他們現在一時間沒有想到合適的辦法,甚是是一點思路都沒有,所以才被迫處於觀望的狀態。
生怕一不小心,自己就先陷了進去。
上個時代並沒有洪荒大神的戰鬥,那是因為祖龍的存在,但是這並不代表著洪荒大神之間的爭鬥不殘酷。
沒有任何一位洪荒大神們會掉以輕心。
這一部分洪荒大神在龍族退出洪荒管理之後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推算現在洪荒中的各個種族的氣運。
當然沒有推算龍族以及神獸一脈各個種族的氣運,因為他們不敢。
但是這其他的種族的氣運也讓這些洪荒大神們大吃一驚。
不是因為太多,而是因為太少。
他們本想推算洪荒中有那些氣運強盛,實力強大的種族,但是結果是哪個種族的氣運都不如他們所料。
這些種族的氣運與當初種族戰爭過程中的那些種族的氣運相差甚遠,而且實力差距也是相當大的。
不過畢竟這些生靈才經過了十二個元會的發展,氣運少,實力弱也是可以理解的。
這一部分洪荒大神都在猜測這些氣運就算是全部統合起來,真的能夠幫助他們其中的一位成就聖人嗎?
而羅睺、鴻鈞等這些修為境界高深的洪荒大神,也是距離聖人最近的這些洪荒大神們十分確定,這些氣運根本就不足以支撐一位洪荒大神成為聖人。
這部分洪荒大神其實心中也是知道為什麼這些種族的氣運會如此的少。
除了實力比較弱這一部分原因之外,還有就是因為龍族以及神獸一脈的各個種族這些經歷過種族戰爭的種族都還存在,沒有滅亡,自然是佔據了相當大的一部分種族氣運。
而且這些都是從那個時代走過來的種族,大多數都是實力強大的種族,氣運自然也就多。
這些洪荒大神們自然也是覬覦龍族以及神獸一脈的種族氣運的。
但是龍族以及神獸一脈背後有著祖龍這一位聖人鎮壓,當初鴻鈞等人悽慘的狀況,他們還都歷歷在目,當然不敢去爭奪這些種族的氣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