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劫運法則的發展不會這麼迅速,但是因為有著神逆獻祭,使得劫運法則快速地壯大。
只是在龍族統治的十二個元會當中,大劫不顯,劫運法則一直隱藏在天道之中,向洪荒中輸送劫氣的速度非常慢。
劫運法則能夠起到的作用是根據洪荒中的情況來不斷調整的。
而現在洪荒開始逐漸地走向混亂、無序,洪荒中的生靈也開始相互征伐,掀起殺戮、戰爭。
本來一直隱藏在天道之內的劫運法則開始起到了作用,開始鋪墊大劫的序章。
洪荒之中的劫氣開始迅速猛了,天機也開始變得慢慢模糊不清。
尋常的洪荒生靈已經很難再去推演天機,參悟天道的難度也開始增加。
洪荒中的大神當然也察覺到了這種情況,但是他們非但不擔心,而且還高興。
因為洪荒中有變化,天道有變化,他們才能夠確定真的有一線生機。
其實龍族的統治時間在天道大勢之中顯示的可不僅僅是十二個元會。
但是祖龍卻選擇在十二個元會之後結束對於洪荒的統治。
這並不是祖龍能夠猜測到十二元會的統治會讓龍族以及神獸一脈的種族很勞累。
而是因為在祖龍的推斷中,十二個元會是龍族處在巔峰的統治時間。
再繼續統治下去,將會在龍族統治的時間做大劫的鋪墊,那樣龍族將會耗費很大的力氣來管理洪荒。
在祖龍看來,這種做法明顯是吃力不討好的,所以他才決定在十二個元會之後放棄龍族在洪荒中的統治地位。
畢竟祖龍現在還不能夠阻擋天道大勢,龍族退場是必然的結果。
而龍族成員與洪荒中,這些種族生靈兩相厭是有原因的。
祖龍在統治洪荒十二個元會之中,沒有形成統一的文明,因為時間太短,洪荒又太大,種族數量多。
沒有經歷過思想的教育,又怎麼能跟龍族保持一樣的步調呢?
所有的種族都有著各自的文明思想,所以雖然他們生長在相對和平的環境當中,但是一旦失去秩序,洪荒走向混亂是必然的結果。
而且這還僅僅只是洪荒生靈的選擇,背後沒有洪荒大神的推波助瀾。
當洪荒大神真正入場的時候,那才是洪荒最混亂的時刻。
到那時候,劫氣濃厚,天機混亂,算計層出不窮,爭鬥無處不在。
而現在,所有的洪荒大神還都在靜觀洪荒的風雲變化,在背後默默地佈置著,時刻地準備著。
所有洪荒大神腦中的那根弦自祖龍宣佈隱居四海之後便開始緊繃起來,生怕錯過這一次的機會。
但是他們又不敢一開始就去爭奪,因為出頭鳥的下場一般都不會很好。
他們有沒有祖龍那種強硬的實力,龍族那樣堅實的後盾。
正當洪荒開始走向混亂,洪荒大神們都在很緊張的時候,神獸一脈的各個種族都非常的休閒快樂。
他們從忙碌的管理洪荒之中抽離了出來,一下子就輕鬆了不少,能夠有更多的時間去消化這十二個元會中的所得。
在這十二個元會期間,神獸一脈在忙碌的輔助龍族管理洪荒之中的各種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