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宏道:“如此說來,此人有功地方,當帶軍駐紮邊郡,抵禦鮮卑人才對,先生緣何要徵召他入羽林騎呢?”
“陛下有所不知,”趙普自然想過漢靈帝會如此說,他早已有應對之策,“張遼其人出身平庸,在邊郡想要依靠軍功升遷有些困難。不瞞陛下,臣以為此人可成為當世名將,或可比肩皇甫將軍也說不定。如今十七歲能以軍功作為邊境縣令,我們該助一臂之力才對。”
十七歲對於一般的世家子弟而言,通常都還在宮中擔任郎官侍從,又或者被地方就舉孝廉,擔任郡吏。
似張遼這等出身低微,依靠軍功成為邊郡官吏的極少。
趙雲是其中之一,史籍記載的趙雲在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已經受常山郡軍民推舉,率領本郡義從吏兵投奔公孫瓚。
這時候的趙雲也才22歲,已經可以代表常山郡了。
不過,因為趙雲、張遼等皆是寒門出身,在後漢末這等講究出身門第的時代,往往是不受重視的。公孫瓚沒有重視趙雲這等虎將,張遼正常而言在邊郡廝混也很難有大的升遷空間。
這點漢靈帝劉宏作為皇帝是非常清楚的,不是他不清楚士族壟斷仕途的弊端,而是大勢如此,哪怕他是皇帝也很難改變的。
何況,在他看來,重用士人也不是沒有好處,這些擁有家族勢力計程車族用的好了,很容易幫助朝廷穩定地方。
當然,如果有張遼這等少年英雄,他也不介意拉上一把,“這樣也好,如今北軍五校中出現職位空缺,正可調羽林騎左右監前往補缺,讓張遼和你的侄兒趙雲擔任左右監,分管羽林左右騎吧。!”
劉宏初時出於愛屋及烏的原因,對趙雲也格外的欣賞,後來聽聞不少人提及趙雲不僅武力勇冠三軍,居然也通詩賦和音律,這等少年英雄他早就想提拔,今天正可乘這個機會,予以重用。
“啊?”這下趙普有些愕然,本來因為要避嫌,他不曾在漢靈帝面前提過趙雲,沒想到因為張遼的原因,倒是讓趙雲也升官了。
趙雲擔任郎官也才一月而已。
“就這麼定了,”劉宏起身,喚蹇碩進來去傳達他的旨意。
下午的時候,趙普又在宮中呆了一個時辰,因漢靈帝又到西園玩樂,他就算是下班了。
出宮前,他去找了趙雲,告知他將要擔任羽林右監的事,趙雲自然非常愕然,他不過來京師一個月而已,靠自己的能力,他升遷自認為也是遲早的事。
可這麼快,反倒讓他難以服眾了。
羽林之意言其如羽之疾,如林之多。還有一說取為王者羽翼之意。漢宣帝以中郎將、騎都尉監羽林騎。後漢專以羽林中郎將為主官。羽林郎秩三百石,常從漢陽、隴西、安定、北地、上郡、西河六郡良家中選補。
而所謂的良家意指不屬有罪的官吏、逃亡的罪犯、有“市籍”的商賈等的家庭,即身家清白之意,不過通常也只有出身門第都不錯的人才能被選舉。
換而言之,趙雲的出身在其中算是比較低,事實上他也是因為趙普才被安排進羽林郎。
他常常想憑自己之力,爭取到大家的認同,可眼下他很快升任羽林右監,掌控數百騎的羽林騎兵。任誰都會想他是憑藉擔任侍中的叔父。
“阿叔,我能不能不當?”趙雲一臉的沮喪。
趙普道:“不行,這是聖上的好意,若是辜負反而會招致不必要的麻煩,再者以你的履歷,這些郎官有誰比得上?你不用覺得是靠我這個叔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