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歷史軍事 > 建安天下 > 第一百二十章 涼州風雲(12)

第一百二十章 涼州風雲(12) (第2/2頁)

推薦閱讀:

西晉朝廷歷時四年,才終於平定齊萬年之亂,出任山陰縣令江統深慮四夷亂華,應該防微杜漸,便作《徙戎論》上奏晉惠帝,提出將氐、羌等族遷出關中的主張,並以幷州的匈奴部落為隱患,發還其本域,但未被採用。

事實上,關於江統名傳後世的《徙戎論》,歷代的學者都有過激烈的討論,趙普也曾和他的學生進行過深入的探討。

江統的《徒戎論》大致事闡述了外族是什麼外族的相關歷史),外族從哪裡來內遷的過程),外族的危害,還有我們要怎麼辦這幾個問題。

前兩個問題,江統依據史料,闡述客觀事實,沒什麼問題。

就像後漢時的羌人,有內附臣服的,亦有迫於形勢暫時內遷與漢民雜居的部落,當然漢時的羌人和西晉年間不斷內遷的外族數量還是無法相提並論的。那時候氐族、羌族、鮮卑匈奴,很多都已經遷居到了關中地區。

但是從根本上來說都是願意依附於漢人朝廷的外族部落。

關於外族的危害,西晉時期的禿髮樹機能之亂、氐族齊萬年事件對漢人朝廷的威脅都是堪比韓遂、邊章之亂的,甚至猶有過之。

江統當時已經意識到了民族矛盾帶來的巨大隱患,《徒戎論》中就有提到匈奴,稱他們“然其天性驍勇,弓馬便利,倍於氐、羌。若有不虞風塵之慮,則幷州之域可為寒心。”這段話很有預見性,後來西晉就是亡於匈奴之手。

但是趙普認為《徒戎論》其實上不得檯面,因為問題的關鍵在我們該怎麼解決,畢竟光指出問題是不夠,還要解決問題才行。而從名字就可以得出,江統所提出的解決方案不難理解就是外遷外族,既然內遷外族有很大的危害,那我們把他們再強遷回去不就好了嗎?

江統認為只要“廩其道路之糧,令足自致,各附本種,反其舊土,使屬國、撫夷就安集之。”就能完成遷徙。

這簡直是天真至極的妄想,就如同此刻只有十八歲,沒有去過邊塞的趙雲一般。

《徒戎論》篇幅的一半其實都是在闡述問題,江統本人受限於自身的閱歷和時代侷限性,並沒有提出能夠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

不過,有一點江統是說對了,“而因其衰弊,遷之畿服,士庶玩習,侮其輕弱,使其怨恨之氣毒於骨髓。”

江統大概也是意識到當時的民族矛盾十分尖銳,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由於民族歧視政策造成的。

不過,江統受限於當時的社會風氣,是不可能呼籲名族平等的,後漢張奐的懷柔政策被段熲的民族屠殺政策所取代就是其中的一個體現。

後漢朝廷覺得比起遷徙或者懷柔政策,血腥鎮壓和屠殺往往更能夠立竿見影。

畢竟逼迫內遷不僅僅是羌人不願意的問題,還牽扯到朝廷的巨大支出,“廩其道路之糧,令足自致。”僅這一項就要花費錢糧無數。

至少漢靈帝劉宏是根本不可能同意的。

喜歡建安天下請大家收藏:()建安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說: 非典型原始社會 穿越之萬古明君 快穿:每次都在玩養成 小王爺威武 鐵十字軍旗永不落 勇者名叫惡龍 士頌三國 因為我是殭屍 大唐機械夢 娶個女鬼老婆 我的三國有些亂 來到明末 三國之我有屬性點 建安天下 大明:從少年天子到綜武盟主 工業中華 貞觀:我來自未來 太陽與雄獅 大明:天天死諫,朱元璋人麻了 漢末之海上霸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