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歷史軍事 > 建安天下 > 第一百一十八章 涼州風雲(10)

第一百一十八章 涼州風雲(10)

推薦閱讀:

涼州地區的世家大族,最初由漢武帝設立的官員和遷往河西居住的邊民形成。

根據《漢紀.孝武帝紀》記載:“徙天下奸猾吏民於邊。”

由此可見武帝年間從中原大量進入涼州居住的人民,是以中原社會的中下階層和罪犯等為主的。這些百姓大多在關中生活不下去,無論是被人所害、時運不濟、情勢所逼或者是身陷牢獄等等不同的因素,但綜觀所論,皆是離鄉背井,滿腹心酸無奈的。

當然,這些人還有一部分是獲罪的官員,這些人在開墾河西的過程無論是因為立功,或者因為本就有才華或者膽識,在涼州諸郡裡展開新生活之後,都很容易脫穎而出,從而擔任本地的地方官吏。

經過時代變遷,這些人所在的家族也就成為了涼州本地計程車族。

《漢書.劉屈犛傳》就有這方面的記載,“諸太子賓客,嚐出入宮門,皆坐誅。其隨太子發兵,以反法族。吏士劫略者,皆徙敦煌郡。”

劉屈犛出身大漢宗室,是為漢景帝劉啟之孫,漢武帝劉徹之侄,中山靖王劉勝之子。官至左丞相,封澎侯。

這段記載中是劉屈犛在擔任左丞相時,巫蠱之案爆發,江充進讒言陷害太子劉據,劉據無奈之下起兵討伐江充,並攻進丞相府。劉屈氂倉皇逃走,並派長史向漢武帝稟告,武帝由是下詔命劉屈氂平叛,結果大批官員被殺,死者多達數萬人。

而在太子劉據事敗之後,漢武帝對於其他人員,也就是非出於本心反叛的官吏都被遷徙至敦煌郡充邊。

在這批人就誕生了敦煌曹氏這一世家大族。

另外,《漢紀.孝成帝紀》中還記載有位居高官將作大匠的解萬年,因為選建昌陵不當,而以勞民傷財之罪,不宜居長安徙敦煌。

《漢書.李尋傳》記載有李尋以天官隱士入朝為官,起初依建言得當得以在朝中高升,然而卻捲入了欲圖政事的賀良紛爭中,以雖減死一等獲罪,徙邊敦煌郡。

其他的範例不一一列舉。

有這些可以看出,自漢武帝經略涼州,徙民往居之後,朝中官員除了派赴上任的以外,多半都是因罪而被髮配到涼州的。這些人在朝中處境大致相同的官員們,在陌生的環境中無所依靠,最容易稱兄道弟,結群成友,形成裙帶關係。

除了因罪流放至涼州的朝中官員以外,大量中原漢人進入涼州的另一個原因是出於躲避戰禍。

眾所周知中原是為兵家必爭之地,一旦戰亂起便難逃兵戈之苦。當中原遭逢戰亂之時,位處邊疆又有良田之益的涼州就成了首選之地。

良田之益看似和涼州偏乾旱的氣候不太符合,然而,事實上涼州的土壤非常適宜耕種。

《漢書.地理志》有記載:“黑水、西河惟雍州。土黃壤。田上上,賦中下。”

涼州之地古屬雍州,而雍州的土是為黃土,田為上上等,這說明了涼州部份地方的土壤是很肥沃適合耕種的。

儘管涼州氣候乾旱,但依河建田在輔以水利或者雪山融水,田地是可以取得較好的收成的。

從第一批來到河西的漢人開始到王莽亂政中原兵禍席捲天下時,涼州經過數代人的開發和建設,恰恰是民殷富足,較為太平的時期。

於是王莽事敗後,赤眉軍揭竿而起,以致天下大亂,中原的豪族大姓為了避禍而離開故地,最後在涼州定居,從而成為後漢時期涼州的世家大族。

而這些世家大族又在後漢政權中,與中央派來的守邊大將,邊防屯將維持著互助與對立的狀態,這就是後漢末年涼州諸將的來源以及其錯綜複雜的關係。

史書記載西漢末年,中原戰亂,建威將軍令狐邁起兵討王莽,結果兵敗身死,其子皆避禍入涼州及西域,於是遂定居於此。

還有《新唐書》有關於河西竇氏形成和壯大的記載。

在漢宣帝時,竇氏以吏二千石徙扶風平陵。竇氏二子竇壽和竇邕分別為護羌校尉和南陽太守,後竇壽遷居河西,為敦煌南竇祖也。竇邕有兩字二子竇秀和竇敷,竇秀子竇林為武威太守、太中大夫,避難徙居武威,為武威竇祖。

竇敷的兒子竇融為後漢大司馬、安豐戴侯,乃是後漢初年的大軍閥。

光武帝劉秀在中原南征北討平定四方時,竇融就曾與涼州各郡守組成聯盟,屯兵涼州以觀天下。

除了這些名傳後世的大官吏,還有不少的世家大族遷居涼州。

當然這些人中有的在中原安定之後或者是受拔擢入朝為官就離開了涼州,但是絕大部份都是就此定居在涼州諸郡中成為當地豪強世家,透過舉孝廉等等的政治手段在涼州不斷的壯大,自此確立了涼州一地世家大族的地位。

除了獲罪而遷居涼州以及避禍遷居的官員和世家之外,歷來出任涼州護羌校尉等邊將者也很容易形成世家勢力。

涼州一地自漢武帝拓疆以來,一直都有著強烈的邊疆民族色彩。漢武帝在此設立郡縣及郡守官吏,更在西逐諸羌後,設立了護羌校尉來鎮守邊境。

光武帝時則專為此地復置了護羌校尉管理諸羌族的事宜,於是乎護羌校尉的良與莠、討與撫直接的影響到了涼州一地的和平與發展。

護羌校尉的討撫政策間接的影響到了羌族的叛亂與否,同時護羌校尉與涼州郡守、地方世家的關係合作,也影響到了後漢時期涼州一地的安定與不安定。

而這些護羌校尉有些不僅本身來自涼州郡守豪強,更得以因朝中伐羌政策而獲得更多的政治資源。

《後漢書.孝和孝殤帝紀》雲:丙辰,詔曰:“幽、並、涼州戶口率少,邊役眾劇,束脩良吏,進仕路狹。撫接夷狄,以人為本。其令緣邊郡口十萬以上歲舉孝廉一人,不滿十萬二歲舉一人,五萬以下三歲舉一人。”

由於戰亂的關係,朝中對於邊疆州郡如此優厚的入仕條件,除了用來拉攏邊疆豪強世家大族以外,同時也用他們來監視邊疆外族的一舉一動。

喜歡建安天下請大家收藏:()建安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說: 鐵十字軍旗永不落 勇者名叫惡龍 士頌三國 因為我是殭屍 大唐機械夢 娶個女鬼老婆 我的三國有些亂 來到明末 三國之我有屬性點 建安天下 大明:從少年天子到綜武盟主 工業中華 貞觀:我來自未來 太陽與雄獅 大明:天天死諫,朱元璋人麻了 漢末之海上霸業 貞觀女婿:李二求我做駙馬! 詭舌神探 去三國直播 西域風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