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普搖頭,“來的路上都不能確定自己能不能活著,哪裡想過還能擔任侍中一職,為政舉措絲毫沒有。”
這番局勢變化確實是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之外,按照他自己的謀劃,入京是在明年。
更何況,他擔任侍中只是希望能夠稍微改變漢靈帝在一些重大舉措上所犯的錯誤。
比如,在一年多後同意設定州牧。
這個舉措進一步把大漢王朝推向了割據,擔任州牧的官員們最後都成了割據一方的諸侯。
至於什麼為政舉措,漢靈帝劉宏是沒救了,在他當皇帝期間是不可能施行仁政,緩和當今百姓和朝廷的矛盾的。
作為侍中最大的便利,可能只有能夠接觸到皇子劉協,僅此而已。
盧植嘆道:“說來,還是我連累了先生,若不是我向聖上舉薦先生擔任侍中,也就不會有今日之險了。”
趙普示意盧植輕聲,然後他以眼色指使周倉出門勘探,“使君輕言,這官驛之中的僕從皆是那趙忠從宮中帶來的,難免不是他的耳目!”
“這個倒也無妨,過幾日,你就會搬出官驛居住,什麼機要之事,到時都可暢所欲言。”盧植猜想趙忠不會在這短短的幾日,在這官驛之中留下他精心培養的探子。
“對了,我是一事很疑惑,”趙普問道:“大將軍何進為何會對我等鼎力相助,莫非是使君上門求助了?”
盧植道:“那倒沒有,是崔烈崔司徒去拜訪了大將軍,但是大將軍應該早有相助之意,周慎所為全是他的授意。”
何進想要籠絡士族,招攬人心的想法已經昭然若揭。
“只可惜,何進必然要扶持他的外甥劉辯,”趙普嘆道:“而劉辯其人實非帝王之才啊!”
這還是盧植第一次聽到趙普談論大漢王朝的下一個接班人。
之前,趙普曾向他提及過漢靈帝劉宏命不久矣的預言,至於繼位的人選,當時兩位皇子都年幼,並未做更深層次的預想。
加上那些時日,朝廷適逢涼州叛軍兵壓三輔之地,他也沒有時間去細想這些。
如今涼州叛軍的威脅暫時消除,雖然各地仍然時不時都有小規模的叛亂,但都構不成威脅。
如果漢靈帝劉宏真的會在三四年內駕崩,關於繼位的人員,是得早做謀劃。
“宮中的情況,我多少有些瞭解,聖上似乎更喜歡皇子劉協。”盧植沉吟道:“可若是要他繼承大統難度不小。”
這兩位皇子他都不曾有過接觸,但何進勢必會支援劉辯無疑,如果他們要支援劉協,與大將軍何進那便是死敵了。
何進如今的權勢說是三大勢力之中最強無疑,而且他和宦官的關係,亦敵亦友,那也就意味著可敵可友,那時皇子年幼,何進內有何太后,再聯合宦官,想要支援劉協繼位,那就太難了。
除非漢靈帝在生前,立劉協為太子,名正言順的指定接班人。